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立冬已过,顺昌县埔上镇大布村的柑橘园仍满目苍翠,绿意盎然,黄绿相间的柑橘压弯了枝头,村民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顺昌是中国柑橘之乡,埔上镇是顺昌柑橘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柑橘约3.5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位列全县前列。近年来,埔上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注重科技赋能,推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书写乡村振兴的“甜蜜答卷”。
科技助力
“这个是静公主,那个是油柑,那边还有阳光一号、红美人、黄美人等。”在埔上镇柑桔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试种基地的智慧大棚里,一棵棵新品种柑橘幼树正在茁壮成长,基地技术负责人叶涛富正给幼树施有机肥,并认真观察记录其长势。
叶涛富说:“建立这个基地,就是要围绕品种创新,努力选育出更高价值的新品种。”
柑橘是埔上镇重点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效益产业,集中分布在大布、关墩、墩头、土丰、上元等村,现有果农近1300户。
“原先,农户种植柑橘管理粗放,品种选择较为单一,种植效益不高。”埔上镇科技副镇长陈锦炜说。为此,埔上镇整合科技特派员力量,建立科技特派员产业协作机制,推广“党组织+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并建设柑橘产业科研工作站,积极与国内农业科研院校对接。
在柑橘品种选择方面,通过科技特派员队伍进行技术实验、推广品种改良,抓好柑橘品种结构调整;在柑橘加工方面,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等科研院校等科研力量,推进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农村新产业发展。
柑橘种植户练国华是一名“乡土科特派”,种了二十多年柑橘的他说:“品种选择、果树管理、土壤检测,以及科学施肥等都得对柑橘品质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只有科学种植,才能产好果,好产果。有了科技的加持,果农平均每年能增收约2万元。”
2023年5月,埔上镇以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柑橘)创建名单为契机,依托埔上柑橘研发核心基地(一期)项目,建设柑橘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试种基地。
“基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对接合作,引导‘新乡人’和‘原乡人’共同成立宝山有礼合作社,引种金秋砂糖桔、静公主、阳光一号等32个品种,兴建智慧大棚15亩予以培育,并建立试种示范基地100亩。”陈锦炜说。
如今,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加持下,埔上镇柑橘产业提质增效明显,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延链强链
走进位于大布村的顺昌柑橘产业园,顺昌鑫顺意进出口贸易公司包装车间里,厂长林周旺正在安排工人包装准备出口东南亚的柑橘。
“现在正是柑橘的上市时间,我们根据订单,做好发货工作。”林周旺说,公司从事各类水果出口近20年,今年入驻顺昌柑橘产业园。“作为埔上本地人,我希望能为家乡柑橘产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陈锦炜表示,鑫顺意进出口贸易公司的顺利进驻,将有效拓宽顺昌柑橘的海外销售渠道,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小柑橘也是大产业。持续做优做强柑橘产业,是每一个果农的殷切期盼。
为推动当地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埔上镇通过“政银企”协作模式,在返乡创业人员用地、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积极引进柑橘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发挥柑橘产业的农业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延长柑橘产业链。
除了鑫顺意进出口贸易公司外,顺昌柑橘产业园还引入了小城故事农业公司、益平农资公司、宝山有礼合作社、品冠农业合作社、益丰包装筐厂等。
“目前,产业园形成了以宝山有礼合作社从事新品种选育栽培试种,益平农资公司从事农资统一配送,品冠农业合作社按标准化建立精品果园,小城故事公司开创网上电商直播销售新渠道,益丰包装筐厂生产塑料筐供商家包装发运,鑫顺意进出口公司从事优质柑桔出口贸易的业态格局。”陈锦炜介绍。
得益于此,埔上镇村民卖柑橘从“千家生产千家卖”和“坐等销售”的模式,转变为“统一技术标准化生产、统一农资配送供应、统一果品商品化处理、统一品牌包装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
大布村支委、柑橘种植户李文明说:“以前,柑橘采收后,我们基本上都是通过村里的柑橘买办、中介等与收购商对接统一收购。现在,村里通过‘村集体+合作社+乡贤资本+电商团队+农户’模式,成立了村理事会、形成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柑橘更好卖了。”
“在产业园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导入党建(产业支部)、流通助理、金融助理、科特派及媒体品牌推介各类团队,增强产业发展功能服务,做到党建引领创新,各团队全方位服务,实体市场化运作的完备产业发展链。”陈锦炜说。
与此同时,埔上镇积极开展柑橘绿色食品申报,推动3000亩精品果园和万亩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严格保障柑橘品质。
埔上镇党委书记林爱华表示,埔上镇将以科技支撑、良种繁育、加工提升、冷链物流、龙头培育为主要抓手,着力补齐品种、种植水平、深加工等方面的短板,不断完善柑橘品种结构,推进柑橘产业园建设,提升顺昌柑橘品牌影响力,让更多顺昌柑橘出闽出境。
橘树葱茏,果上枝头。埔上镇一处处甜蜜的“丰景”,正是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