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已至深秋,黑暗笼罩下的雁荡山,若隐若现,有一种诗意的朦胧美,温婉又大气。没有星月的衬托,形状各异的山峰雄峙在辽阔而静谧的苍茫之中,仿佛以天幕为宣纸,以连绵的山脊为线条,勾勒出一幅淡雅、立体、宽广的水墨画……
从闽北到浙江乐清还是有些距离,下榻宾馆的当晚,我们不顾车马劳顿,在“夜景更销魂”的宣传鼓动下,满怀着新奇,踏入素有“雁荡三绝”之一的灵峰景区,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期待着遇见惊喜、一饱眼福。
走在横铺竖排的石板上,晚风拂过林木葱茏发出的声响,好似来自遥远时空的千古兴叹,更像是地质年代的山呼海啸,脑海中不由翻腾着亿万年前的情景,那通红的岩浆喷涌而出,炽热的烟灰遮天蔽日……沧海桑田般的演变,让人心有余悸。眼前耸立的流纹质破火山,成了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那陡崖峭壁,似乎还蕴藏着摧枯拉朽的力量。
“夜深婺女明如镜,雁荡山前雁尽回”,我一边揣摩着古人吟诗作对的意境,一边张望着隐没在夜色中的层峦叠嶂……散布其中的“犀牛峰”“牧童峰”“双笋峰”……峰峰奇特,形神毕肖,依稀可见的剪影,姿态各异,令人咋舌。
曲径通幽,步履和缓。行尽处,路转溪桥,忽见房舍。透出的一星灯火,像在召唤着东西莫辨的游客。大伙儿伫立在空坪上,顺着导游激光笔的指引,仰望着奇峰怪石,倾听着民间故事,神情专注、沉浸于斯,抬头凝视,想从中看出点端倪来,倘若瞪大眼睛,仍无迹象可寻,未免扫兴,聊以“三分形象,七分想象”自嘲,一笑置之。
一景四变的“合掌峰”,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不一样的烟火,亦即移步换景。站在一个角度仰视,山体酷似一位守望意中人的相思女,绕到另一个侧面,则瞬间变为夫妻团聚……更有甚者,在适宜的位置,能敏锐感觉到峰崖突然被赋予了生命,酷似一对恋人在深情相拥、互诉衷肠。“牛眠灵峰静,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一首民谣将数个景点贯串一起,根植于雅俗之间,加以生动演绎,编织成一个美丽的传说,使游人神思飞扬、乐而忘返,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一峰多名,外地游客稍不注意,就会被“绕”进去,一团云雾。得知通常称为“情侣峰”的山腰处,有一个洞穴,内筑有一座小庙,始建年代久远,距今已有数百年矣。当下天黑路险,不能即刻一探洞里乾坤,只好任凭想象“腾云驾雾”,去缓解迫不及待的心情。面对这自然和人工联姻的杰作,自始至终,有一种宗教的神秘感紧揪着我的心,不由双手合掌,默然无语……
学习古人“雪夜访戴”的洒脱,乘兴而来,兴尽而归。悄然转身,携一方雁荡山水酣然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