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书写不仅可以使信息传递更加明确,减少误读。它还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操。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学生过分依赖电子设备,忽视了书写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规范书写作为一项学习技能,仍占据着重要地位。近日,延平区教育局、区教育学会和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了百名师生书法现场大赛,进一步强调了中小学生规范书写教育的重要性。
字端品正 争当大雅之人
11月26日,延平区教育系统在南平市扬真小学举办了以“字端品正,做个大雅的人”为主题的百名师生书法现场大赛。师生们同台竞技,或手执粉笔凝神静思,或稳握毛笔挥毫泼墨,将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领悟和沉淀融入墨韵之中。老师们的书法作品行云流水,展现了深厚的功底。学生们的作品稍显稚嫩,却也充满了朝气和创新。时间在笔尖流淌,一幅幅书法作品逐渐成形。
大赛分为粉笔字、硬笔、软笔书法,来自延平全区各中小学的百名师生代表参与其中。参赛内容安排了“规定动作”,参赛选手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书写主题。赛后,获奖者再完成“自选动作”,上交一幅个性化的书法作品。
延平区书法协会会员、书法教师郑成,是本次大赛初中组的评委老师。他告诉记者,不同的观众因自身文化素养、艺术感悟的差别,会形成不同的审美喜好。有的观众偏爱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的作品,有的观众则钟情于笔法细腻、风格婉约的作品。但在书法赛事中,有着严格的评审标准。首先,作品必须紧扣大赛主题。此外,评委们还会细致地考量作品中笔法的运用是否娴熟自如,线条的质感是否富有表现力;在字体结构的合理性布局方面,是否遵循传统的结字规律,是否有着独特的创新之处;从章法布局的角度出发,整体的疏密,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是否恰到好处;艺术表现力是否能打动人心等,也是评委在评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量的。
经过专业评委的评定,本次大赛共产生一等奖28人、二等奖37人、三等奖51人,南平市扬真小学等7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此次书写大赛既是师生们一场书法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交流。不仅提升了师生们的书法水平,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规范书写 展现汉字之美
在数字化时代,获取知识途径多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笔墨纸张就失去了价值。规范书写教育作为基础学习技能,对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专注力的培养,以及激发创造力和提升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南平市胜利小学语文教师谢静告诉记者,在学校的阅卷评分中,卷面分占了两分。工整的字迹肯定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在主观题评分上更有优势。字迹潦草、书写混乱、错字漏字,会导致误读误解,增加老师阅卷难度,卷面也难以拿下高分。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不少同学总是浮躁不安,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作业。书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性的事情,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才能写出一手好字,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了积极作用。
“俗话说,字如其人。娟秀清丽、飘逸洒脱的字迹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质。不仅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还能体现出个人认真严谨的态度。”南平市扬真小学美术教师潘自力认为,规范书写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师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汉字本身还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习书写,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汉字背后蕴含的艺术美感,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南平市扬真小学书法老师李静辉发现,书法比赛现场来了不少“小眼镜”,他们有的握笔姿势不正确,有的坐姿不端正,甚至好些孩子还趴在桌子上埋头书写。“教师应当格外重视提醒孩子们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孩子们在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领略书法的魅力,真正从书法练习中受益。”他说,不少孩子为了练出一手好字,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书写姿势的规范,引发视力下降、脊柱侧弯等健康问题,书写速度也大打折扣,反而得不偿失。因此,他认为每一位书法教师都应该肩负起责任,在教授学生书法技艺同时,也要强调科学合理的书写习惯,守护孩子的健康。
书香墨韵 深耕校园文化
2013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规范书写教育的意义,以及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的重要性。规范汉字书写能力不仅是中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更是传承文化、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审美情趣的途径。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
近年来,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标准、笔画笔顺不规范、非纸笔化书写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地方和学校存在重视不足,对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认识不充分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今年10月,教育部再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掌握规范汉字的字形和书写技能,提高书写能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切实提高中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要求,从2021年起,延平区教育局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两香校园”建设工作,其中就对师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学校将书法课纳入常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能力,安排相应的书法教学内容。广泛开展书法课堂实践活动,及时纠正书写问题,提高书写水平。在校园内设置书法展示区,展示师生优秀的书法作品,营造“墨香校园”氛围。
《通知》还特别强调了,教育部门要根据中小学校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确保桌椅、采光照明等符合有关要求,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据了解,截至目前,延平区共完成了1350间中小学校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旨在通过改善教室照明条件,减少学生因长时间阅读、学习导致的视觉疲劳,进而有效防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改造后的教室,光线更加柔和均匀,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为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