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茫荡有丘田,种稻盈田稻苗绿”“我在茫荡有丘田,碧毯线头抽早稻”“我在茫荡有丘田,水满田畴稻叶齐”“我在茫荡有丘田,稻花香里说丰年”……几句顺口溜,道出了茫荡高山稻田历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全过程”。“我要带回厦门,给家人尝尝家乡的大米,品味一下乡愁的‘味道’。”大雪时节,在厦门工作的延平人高妙琦站在茫荡镇的高山稻田旁,拎着一袋“茫荡山原生态大米”,脸上浮现出温暖的笑容。
“茫茫云中海,荡荡谷生风”,延平区茫荡镇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优美,环境空气质量常年位于全省前列。当地大量梯田的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空气清新、水源纯净、没有工业污染。但多数梯田是“山垄田”,耕作不便。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粮食种植投入产出比偏低,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以致出现了不少“撂荒田”。
如何将当地的生态优势、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茫荡镇党委政府通过“党建体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大家认为,要有效盘活“撂荒田”,激活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要解决好“谁买单”的问题,不妨从原先的“产供销”变成“销供产”。高山云雾出好米,思路一转天地宽。带着对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的自信,2023年开始,茫荡镇在三楼村、宝珠村、仲溪村、照口村等高山村流转了“撂荒田”约300亩,镇乡村振兴公司组织专业合作社,采取“乡村振兴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居民认领”的经营模式,推行“一人一天一元钱,我在茫荡有块田”农业项目,由种植大户对“撂荒田”实施复垦、复种、经营,动员党员干部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茫荡镇党委书记周达强介绍,在延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茫荡镇推出这一认养项目,也是从“党建体检之问”出发,进行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实践,旨在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推动从传统农业向认养农业、定制农业、精致农业转变和发展,提升高山生态大米的知名度,形成生态产品价值效应,以免“谷贱伤农”。
“认养茫荡一丘田,一年拢共才300来元,不过一顿饭钱罢了。暑假时,我带孩子来茫荡避暑,让他既亲身体验到了农耕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稼穑的艰辛,如今还能吃到产自高山的生态大米,这个钱花得值。”高妙琦说,她还推荐了几位厦门朋友参与了这一项目。
“三楼村种植原生态大米的100亩高山梯田,已吸引来自香港、厦门、福州以及南平本地的200多位市民来当‘茫荡梯田田主’。”茫荡镇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副镇长陈培钢介绍,近一年来,30余户村民按照“田主”半托管、全托管梯田的要求完成耕地、播种、施有机肥、收割等工作,人均增收5000余元。相较几年前,茫荡大米的单价也翻了一番。
更让人可喜的是,昔日的“撂荒田”如今不仅成了“致富田”,还成了“风景田”“网红田”。延平区摄影家协会会员李兰生说,这两年秋收时节,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游客都慕名前往茫荡,赏稻田美景、拍风光大片、品乡村美味、住农家民宿,有力带动了当地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便民小贴士
如何认养茫荡一丘田
一天只需一元钱,便可“认养一丘田”,当茫荡梯田“田主”。“田主”可自行选择自种、半托管、全托管等不同方式,由茫荡镇乡村振兴有限公司免费提供肥料和农具,当地合作社与农户代为完成耕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工作。“田主”也可不定期来田地劳作、放松身心。每人每年只需交纳认养费用365元,当年度秋收后,可获得一袋25千克真空包装的“茫荡山原生态大米”。
助农认养热线: 13859365565
联系人:茫荡镇政府 曹秋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