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则生 余茹婷)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随着话音声起,造型各异、神态多样的四平提线木偶上下跳跃、左右腾挪……日前,“四平提线木偶戏进校园”活动在政和县东平中学举行。
只见提线木偶在“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张树楚的操控下,出兵、征战,栩栩如生地演绎出《反唐传》中西夏王兴兵攻打大唐江山的故事。台下,孩子们目光紧紧锁定舞台,全神贯注观赏着一幕幕画面,不时传出欢快笑声和惊喜的赞叹声,非遗文化就这样悄然根植心间。
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明代以来开始盛行,尤其以政和高山区杨源四平提线木偶最为盛行,随后向镇前、外屯、东平等乡镇流传。四平提线木偶戏的音乐系弋阳腔戏曲声腔体系中的一支,属高腔系统。唱腔、道白均用正字,所谓正字,实为“土官话”及“中州韵”。由于传入年代久远,目前艺人的道白带有明显的当地方言。采用双人表演制,一人提线、说唱,另一人敲奏木偶鼓。作为戏剧艺术形态存在的四平提线木偶戏,不仅保存着宋元悬丝傀儡的文化余绪,而且是探索四平腔在政和乃至福建流传的一个参照系。2017年,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近年来,东平镇苏地木偶戏剧团在当地文化站的组织下,走村入户开展表演,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同时,也借助短视频平台宣传四平提线木偶戏,让古老的非遗收获一批批网友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