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为媒,共创未来。12月13日,位于建瓯市小桥237国道边上的御村岩共富工坊,汇聚了一批“三乡人(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在此切磋茶艺、开展技能培训和交流致富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近年来,为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建瓯市小桥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拓展“双带双创”机制,牵头引导辖区内的龙头企业建设共富工坊,首先选址御村岩茶业用于建设共富工坊,依托“三乡人”和党员致富先锋进行一对多结对帮带,致力于将一个茶叶企业转变为产业赋能式、品牌带动式和定向招工式的致富带富基地。
“原乡人”传承茶叶致富经
跟着“原乡人”陈贤斌走进共富工坊的制茶车间,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生产线上青年茶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摇青、杀青、揉捻、烘焙、色选、包装等一系列制茶工序。一位正在摇青的“00后”小伙说:“我大专毕业后在家待业了半年,得益于这个共富工坊,终于找到了工作,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还学到了一门手艺,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我感到非常的充实。”
“我们依托共富工坊以理论培训、现场教学、实操演练等方式对他们进行专业系统的技能培训,村里的青年得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不必再背井离乡出门打工,只要认真学、认真干,收入不比外面低。”陈贤斌说。
陈贤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小桥茶人,他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采茶、制茶技艺,18岁正式入行,至今已有15年的制茶经验。从小与茶打交道的他涵养了如茶般谦逊内敛的品质,多年来一直默默致力于提升制茶技艺,所制之茶涵盖盛地、野猪涧、牛公山等建瓯范围内的所有优质山场,曾获建瓯市第九届“北苑贡茶”茶王赛“闽北水仙茶王”奖、小桥镇茶王赛水仙茶金奖等各类奖项。如今,在共富工坊的作用下,陈贤斌带动小桥50余名青年加入了茶行业,为小桥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归乡人”传唱茶叶致富歌
1999年出生于小桥镇霞抱村茶叶世家的陈相雪自幼对制茶工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自武夷山中华职业学校茶艺师专业毕业后在福州售茶多年,有着精湛的茶艺和丰富的售茶经验。2020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她,在一次返乡过程中看到村里的茶业发展劲头相当迅猛,萌生出回乡发展的想法,毅然决定返乡与丈夫一起经营南平市中道百丈茶业。在其用心经营下,公司于2022年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是小桥镇首批获得SC食品安全认证专用标志的企业。
如今,作为归乡人代表的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成为了共富工坊的老师之一。
走进共富工坊的直播间,可以看到几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女主播正激情四射地推介茶叶。“共富工坊成立了由党员带富先锋组成的师资库,其中的老师带我们入行,这里还有免费的直播设备,没有任何积蓄的我们也能够0元创业。”直播间的主播李女士欣慰地说。
近年来,小桥镇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组织售茶能手到浙江、广东等地学习电商直播经验,帮助她们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依托共富工坊为其他村民提供售茶岗位,由售茶能手一对多传授售茶经验,带动周边青年实现家门口轻松创业就业。
“新乡人”传播茶叶新业态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离开工作十余年的上海,来到异乡小桥镇后塘村6个年头,“新乡人”阮斌斌深切感受到新的家园越来越美好。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阮斌斌被小桥镇的茶山风光吸引,决定定居小桥。2019年,他在小桥镇后塘村创办大自然生态园,将北苑贡茶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致力于茶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获得了南平市2022年市级创业项目资助三等奖。
“小桥后塘具有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非常适合发展茶旅产业。”阮斌斌满心欢喜地诉说着他的故事,“我一眼就看中了这块‘天选之地’,当即决定在这里发展。”
小桥御村岩共富工坊自成立以来,注重发展茶园管理、乌龙茶制作、茶艺传承、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乡村研学等业态,带动小桥全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新乡人”代表的阮斌斌在共富工坊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时常有青年人到工坊向其请教创业方法。近年来,在周边甘源茶山景区、大地指纹茶宿集、后塘村茶庄园等文旅项目的叠加下,大自然生态园的生意越发红火,当前大自然生态园年客流超10万人,年营业额超百万元,带动2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在共富工坊,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实现了“双向奔赴”,绘就了一幅璀璨夺目的画卷,小桥儿女将攥紧乡村振兴“接力棒”,向共同富裕的梦想大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