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第8版:

他们的梦想 由乐符织就

林艺婷 制图

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对音乐的想象力,激发创造力,也可以为更多人带来欢乐。无论是街头巷尾偶然听到的流行乐,还是剧院里震撼人心的歌剧,音乐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着每个人的内心。聆听乐声,你是否好奇演绎它们的音乐人如何踏上这条道路,路上又有哪些挑战与艰辛?今天,我们请长期以来与音乐为伴的三位闽北学子,与大家共同分享如何在音乐道路上坚持寸进、追求理想。

起点 源自内心的热爱

在人生的旅途中,多数人都会葆有兴趣。对于吴悠扬、应欣婕和苏志澎三位闽北学子来说,幼年培养起的兴趣,如今发自内心地去热爱与追求,音乐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吴悠扬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他与音乐的邂逅发生在幼儿园大班时期。他的母亲李丽琼回忆:“有一次我带着悠扬经过南平市少年宫,他在里面看到了一架钢琴。他出于好奇试着按下琴键,觉得特别好听,和我说想学弹钢琴。”因缘际会,吴悠扬就此踏上了音乐之路。捕捉到孩子对钢琴的兴趣,为他及时购置钢琴的李丽琼觉得,这是一种物质方面的投入,更是对孩子兴趣的支持。

应欣婕的音乐启蒙则源于家庭的氛围。家中的父辈对音乐的造诣,让她从小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姑爷是音乐老师,爸爸也学过声乐。”应欣婕分享长辈对自己的音乐启蒙。她四岁开始学钢琴,持续至今。她小时候虽然曾在母亲的“鞭策”下产生抵触情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坚定对钢琴的热爱,更觉得练琴如饮食休息一般,是很自然的一件事。“音乐不仅是兴趣所在,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应欣婕说,在高中时期,她不假思索地选择艺考的道路,也成功获得了武汉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求索 努力突破瓶颈期

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无论是追求文化课成绩,还是精进演奏技法,持之以恒都是成功的关键。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21级学生苏志澎专注于声乐领域,在幼儿园音乐课上,他便因音准出众而被老师建议进行专业的童声练习,变声期后则练习美声。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苏志澎也经历了无数次瓶颈期,但每一次的突破都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音乐梦想。他坦言:“我大概三四个月会出现一次‘瓶颈’,就像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不断突破。”在高三准备艺考时,苏志澎发现自己学习的技法并不规范。“当时咬字和发声位置的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苏志澎回忆,为了考入理想的大学,他毅然决定去福州和上海找更专业的老师求救。

不断拼搏的精神,让他在艺考的关键时刻迎来了蜕变,也帮助他在求索的路上认识一位良师益友。在福州结识的老师成为他畅聊理想、倾诉压力的伙伴。“刚上大学时,进入新环境的我感觉压力有点大。当时我们班排练歌剧《丑角》时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我就回福州找老师请教。”苏志澎还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执着:“我未来想考德国的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声乐专业,向室内乐演员发展。”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应欣婕也面临了不少瓶颈和挑战。小学时的她,尽管对家长的督促产生过抵触情绪,但她还是刻苦练习,在五年级就通过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九级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十级考级。因为心中的目标明确,她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她没有“不求甚解”:“我平时上课有不懂的地方,就及时向老师提出来,课后自己再次巩固练习。”那些名家的作品,她反复听、反复弹、反复感悟。复杂的音乐术语中有着“meno forte(不那么强,稍弱一点)”等不少意大利语词汇,她都会请教老师,或通过网络翻译后标注到谱面上。

释放 松弛神经的“休止符”

在紧张的学习与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释放压力、松弛神经的方式。而对于吴悠扬、应欣婕和苏志澎来说,音乐正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休止符”。李丽琼回忆吴悠扬在高中繁忙的学业之余,常常通过弹钢琴来缓解压力。对吴悠扬而言,钢琴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达的方式,更是他生活中的“调味剂”。每当学业压力大或者情绪波动时,他会通过弹钢琴抒发内心的情感。他不仅保持每天40分钟的练琴时间,而且常在考试前弹琴减压,甚至在成绩不理想时也会通过音乐释放情绪。在他看来,弹钢琴不仅不会影响学业,反而是调节心情和减轻学业压力的重要方式。在音乐的世界中,吴悠扬找到了与压力共处的方法。

应欣婕认为音乐中总有一份属于她的宁静。“如果听到比较好听的曲子,我会去‘扒谱’,然后告诉自己要在规定时间内把它练出来。”应欣婕表示,无论是动漫歌曲还是流行音乐,她都能熟练演奏不少曲目。这种对音乐的专注与投入让她在紧张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独特的释放方式。音乐成为她生活中的“休止符”,帮助她在学业和压力中找到平衡。

苏志澎则通过聆听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生活节奏。作为声乐学生,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阶段,苏志澎每天骑车上学的途中,他都会根据当天的心情选择不同的音乐。“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做什么事身边都要有点音乐吧。”苏志澎认为,耳朵听到的东西也会让人捕捉到一些情绪,可以给单调的生活加一点“料”。以某一首歌作为锚点,就能让自己快速回忆起他当时的心境。苏志澎的手机音乐软件里,有专门的歌单收藏着苏打绿乐队的《他夏了夏天》,这是他高三准备艺考时期,去声乐培训机构学习时常听的。“现在我每每听到这首歌,就能想到那个夏天的我,还有当时同样在福州学习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我们一起集训,互相督促。” 苏志澎翻找歌单里的一首首歌曲,回忆一幕幕经历,音乐不仅让他的生活更加多彩,也帮助他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找到内心的平静。

作者:□张俣辰
2024-12-25 □张俣辰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7021.html 1 他们的梦想 由乐符织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