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政协的网格协商平台,为我们村里铺好了这条‘致富路’,在石洋务农的80多户村民享受到了极大的便利。”看着村里近日发生的变化,建瓯市川石乡溪口村党支部书记徐凡全说,现在,只要农作物一成熟,车子可以直接开到田边,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农产品的运输问题了。
原来,川石乡溪口村龙谭桥通往灵岩寺方向的村道过去一度坑坑洼洼,来往的行人、车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边还有几百亩果园和上千亩林地需要耕作。这条村道关系到溪口村村民的日常出行及生产、生活,硬化问题亟需解决。
得知这一情况,川石乡政协联络组依托网格协商平台,组织9位政协委员和网格协商工作站成员、基层网格员实地走访溪口村,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谈心,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将村民的诉求向有关方面反映,促成溪口村龙谭桥通往灵岩寺的道路硬化工程纳入川石乡道路安全隐患整治重点项目和乡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网格协商工作站联动乡纪委参与该项工程的监督,不定期到实地督查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这段“民心工程”得以按时顺利完工,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赞。
“现在好啦,过去的沙土路硬化成了水泥路,出行方便多了,我明年要再多种几亩玉米!”村民林国富表示。
溪口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网格协商工作机制,闽江流域延平段“河湖长”制得到进一步落实,长建村林权纠纷得到巧妙化解,绿色青山在闽北焕发出更加耀眼光彩;一批镇村中小学、卫生院(所)、长者食堂等基层重要民生设施得到改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河东乡探源路、崇仁乡共青创业园路口等民生路、产业路、连心路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惠及万千群众……一批群众关注的小事难事通过协商得到妥善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近年来,得益于南平市、县两级政协联合市委政法委创新打造的网格协商工作机制,运用“网格交题、委员点题、部门答题、群众评题”的网格协商工作方法,已成为南平市基层社会治理常态。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网格协商工作以来,全市共收集社情动态11000多条,整理上报协商议题1200多个,开展网格协商790场次,推动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社会矛盾纠纷等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解决,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2024年12月20日,市政协机关报送的《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南平路径”——创新开展网格协商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案例荣获第七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案例“非党群类百优”,这是市政协机关连续四年获此荣誉。市政协联合市委政法委创新网格协商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政协协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探索出一条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南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