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第8版:

白羽肉鸡展翅记

——圣农白羽肉鸡育种纪实

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圣农公司董事长傅光明

“圣泽901”种鸡

“圣泽901”种鸡雏

圣泽生物鸟瞰图

2024年底,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自2022年6月10日,圣农自主育种的首批“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正式批量供应市场以来,短短两年多时间,已经向全国14个省(区、市)养殖企业批量供应种鸡雏,截至2024年三季度,累计推广父母代种鸡3200万套、商品代肉鸡33亿羽,市场占有率达20%。2024年5月24日和9月26日,“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先后两批出口非洲,“中国制造”白羽肉鸡加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21年12月1日,对于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农公司”)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圣农公司自主选育的“圣泽901”等国内三个快大型(饲料转化率高、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成为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快大型白羽肉鸡新品种。这不仅标志着圣农公司的育种之路迎来了第一个里程碑,更意味着,我国打破了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中国人“吃鸡”更加自由。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企业是极具创新活力、创造精神的市场主体,也是推动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白羽肉鸡育种取得突破的背后,是圣农公司十年如一日地持续创新、攻坚克难,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让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飞出群山,展翅全球。

“卡脖子”的危机

圣农公司总部所在的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每一只白羽肉鸡都拥有短暂而充实的一生,经历孵化、养殖、屠宰、深加工等“鸡生大事”后,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世纪80年代,浑身羽翼洁白的白羽肉鸡漂洋过海登上了中国大陆。与我国本土的黄羽肉鸡相比,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料肉比低、产肉量多等特点,40天即可出栏,因此也更加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凭借这些优势,白羽肉鸡备受欢迎,目前贡献着全球约70%、我国58%的鸡肉产量。

而如此高性价比的肉鸡,种源却被国外企业牢牢垄断。一条完整的肉鸡产业链包括“纯系原种鸡—曾祖代种鸡—祖代种鸡—父母代种鸡—商品代鸡”,只有纯系原种鸡和曾祖代种鸡才可以留种繁殖,否则会发生性能退化。全世界白羽肉鸡的种源主要属于德国安伟捷和美国科宝两大公司,中国企业想要养殖,只能向其购买祖代种鸡。祖代种鸡寿命有限,企业就不得不持续进口维持生产。

鸡肉是我国第二大肉类产品,没有种源,意味着什么?被“卡住脖子”的说法毫不夸张。“一是价格逐年上涨,2024年,祖代种鸡的进口价格已经达到60-65美元,国内企业毫无还价能力。”圣农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罗平涛博士告诉笔者,“二是数量没有保障,对方想卖给你多少就卖给你多少,这就导致企业不能按照计划生产,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转。”

不仅如此,种鸡的质量也无法保障,引进的祖代种鸡时常携带某些种源性疾病,给我国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生物安全隐患。2015年,美国禽流感泛滥,中国白羽肉鸡引种进口被迫中断半年,整个产业遭到重创。命运被握在他人手中,这样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风险。

危急存亡之秋,破局刻不容缓。从国家战略到行业发展再到企业经营,无论从哪个层面考量,出路都只有一条——开展白羽肉鸡自主育种,把种业“芯片”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2009年,原农业部成立白羽肉鸡育种协作组,研究编制了《中国白羽快大型肉鸡育种战略研究报告》,倡导和推动重启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工作。2014年,原农业部印发《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肉鸡新品种40个以上,自主培育品种商品代市场占有率超过60%。

使命召唤,作为国内白羽肉鸡养殖头部企业,圣农公司责无旁贷。然而,育种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次豪赌。傅光明董事长力排众议,高瞻远瞩、无比坚定:“再难也要干,我们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了,没有其他的选择。”

2011年,圣农公司开始筹划白羽肉鸡育种,从全球搜集遗传特质优异的白羽肉鸡素材,积累原始的育种材料;并立项成立“种鸡事业二部”,白羽肉鸡育种工作正式启动。

“拿命拼来”的成果

“‘圣泽901’的成功,靠的是资金、人才、政策,三者缺一不可。”如今再回顾一路的育种历程,傅光明董事长总结得十分清晰到位。

摆在圣农面前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谁来育种?时下的中国,熟悉白羽肉鸡商业育种的人才屈指可数,愿意留在大山里“冒险”的更加难得。经过一番周折,傅光明董事长挖来了具备经验的郭怀顺、肖凡、罗平涛等人。傅光明董事长回忆道:“当时郭怀顺给我列出来了50多个条件,为了把人留下,我全都答应了。而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培育出比国外更好的鸡。”

与此同时,在哪里新建核心育种基地也是一个难题。为了保障生物安全,育种基地的选址条件非常严格:核心育种基地5公里范围内,不能有人、老鼠或鸟等动物及其他任何可能对育种带来干扰的因素。此外出于保密需求,育种也需要一处不被打扰的静谧之地。

有了“总指挥”,这条未知的育种之路渐渐有了方向。然而,既会养鸡又会育种的人还是太少,人才只能一边生产一边培养。“选种最忙的时候,一人一天要选5000多只鸡,从早上5点一直干到晚上11点。”公司董事长助理、首席育种专家肖凡清晰地记得当年的场景,大家吃住都在山里,累了就坐在鸡舍旁打盹,困了就喝杯浓茶提神,一干就是两个月。

幸运的是,圣农公司从来都不是在孤军奋战,总部所在的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给予了巨大的支持。“我们常用一句话来形容光泽县和圣农公司的关系——‘圣农兴,光泽好;光泽好,圣农旺’,企业有需要,我们当然尽全力满足。”光泽县委书记陈中民介绍,光泽县圈出了3000亩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核心区域用于育种研发,并对外缘6万亩区域进行严格管控,杜绝疫病风险。由此,在武夷山脚下的大青村深沟里,一个占地1200亩、全封闭式管理的核心育种场建成了。

然而,从招人到建场再到日复一日的选育,每一个环节的推进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在这一点上,傅光明董事长从未犹豫过:“为了育种,他们要什么给什么。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设备就给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2019年5月,圣农公司注册成立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白羽肉鸡的育种、扩繁和市场推广工作,成为了整个公司的“特区”。据悉,圣农公司在白羽肉鸡种源培育中已投资超过15亿元,目前还在以每年1亿多元的规模持续投入。

在此过程中,育种团队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缩短了世代间隔,提高了选种精确性,不断在白羽肉鸡产蛋、料肉比、成活率等几十种性状上精益求精。同时,圣农公司也更加注重产学研各方携手,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测定种鸡性能,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合作净化疫病,参与农业农村部的联合攻关项目等。

“做企业你的方向要正确,认定一件事不要变,用力拼,拿命去拼。”这个傅光明董事长坚定不移的信念,为白羽肉鸡的育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底气。终于,好消息于2021年12月1日传来,“圣泽901”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畜禽新品种证书,白羽肉鸡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已成为历史,新的时代已然到来。

“掰手腕”的较量

2022年6月10日,“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首发仪式在江西省资溪县举办,首批“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正式批量供应市场。截至2024年8月底,“圣泽901”已成功销往全国14个省,累计推广父母代种鸡3200万套、商品代肉鸡33亿羽,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白羽肉鸡也已走上了世界舞台。2024年5月24日和9月26日,“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先后两批通过专车送往广州机场空运非洲,标志着“圣泽901”第一次走出国门,进军非洲种鸡市场。

“圣泽901”的诞生,意味着“从0到1”的突破,而在傅光明董事长看来,以“1”为起点,圣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圣泽901’种源干净、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产蛋率高、综合性状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傅光明董事长说。

圣农与国内知名农业大学合作,利用基因组测定和表型数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精准选育,推进遗传改良,进一步优化“圣泽901”配套系综合性能。在保持父母代种鸡、商品代肉鸡性能和原种鸡疾病净化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料肉比,提升养殖综合效益。

2023年12月,升级版“圣泽901”成功研发,料肉比比原来降低0.05,其平养条件下料肉比达1.423,笼养条件下料肉比达1.39,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就是说,仅将圣农养殖的8亿羽鸡进行品种更新,每年可节约饲料成本3亿多元。同时,每套种鸡产合格种蛋超过175枚,肉鸡在平养条件下37日龄时平均体重达2.5千克,而且种源净化程度非常高、非常干净,有极强的抗病力。

“目前,包括‘圣泽901’‘广明2号’和‘沃德188’在内,我国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的国内市场份额仅为25%,剩下的75%还是国外品种。”面对笔者的疑问,罗平涛博士解释道,国内白羽肉鸡养殖企业长期进口国外种源,面对“初出茅庐”的国内品种,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充分信任。

“不过,用不了几年,国内市场将会是全新的局面。”罗平涛博士底气十足,“我们拥有足够丰富和优质的育种素材,相关的育种技术也都具备。圣泽生物在饲料转化率测定、育种管理系统、表型精准测定等育种核心测定设备和方法上实现了全方位突破,部分育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目前圣泽生物创新应用微卫星标记、快慢羽基因分子检测、育种管理系统等新技术,并探索研发自闭产蛋门、系谱孵化出雏笼、家禽胸角器、个体产蛋测定电子记录系统等一系列育种新设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百年大计”的事业

2021年7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把种源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愈加迫切,愈加重要。

“未来,圣农集团还会持续白羽肉鸡的选育吗?”

“我们不仅要现在做,将来做,永远都要做下去。”傅光明董事长的答案是肯定且坚定的,“我们的第一个品种‘圣泽901’比美国企业差一点,追赶美国企业,第二个升级版‘圣泽901’几乎和美国企业持平,和美国企业并跑,接下来计划再花6年时间育成‘圣泽903’,各项性能完全超过美国企业,实现领跑全球。”

想要成为百年企业的圣农,也将育种作为了发展的百年大计。圣农集团拥有19座原种核心育种场、21座祖代种鸡场、3座孵化厂,总饲养面积约2000亩,具备年2000万套父母代种鸡的供种能力,未来将继续利用现有的11个不同遗传资源的原种新品系,培育出更多综合效益高、适合本土消费的新配套体系,精准覆盖各类目标群体。

“一个新品种拿到证书需要6年的时间,所以育种必须要有前瞻性,为未来的市场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将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培育不同的品种,比如按照中国人的饮食偏好,培育鸡翅、鸡腿、鸡爪等性状突出的品种。”肖凡说道。2022年8月,圣农公司成立圣农研究院,肖凡担任副院长。“我们聘任10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担任合作专家,聚力深耕降低料肉比、饲料替代、鸡病净化、兽药疫苗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他说。

当下,圣农公司员工总数已超3万人,但企业的持续发展仍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作为“引擎”。“光泽县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生活也没有大城市便利,但政府给予了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公司为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待遇,把优秀的青年人才留下了。”罗平涛说道。引才用才,不仅是圣农的大事,更事关光泽的繁荣发展。“我们一方面积极优化人才政策,引进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性人才,定点培养青年领军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联谊活动、增加文体设施等措施增强人文关怀,让年轻人在光泽既有发展事业的平台,又能找到归属感和荣誉感。”陈中民表示。同时,光泽县正在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一起筹备圣农产业学院,面向圣农集团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掌握高新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我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好好养鸡。”傅光明董事长曾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历经40余年,未来,如何把鸡养得更好?圣农公司目标清晰、决心坚定:以成为一流世界级食品企业为核心,实现食品深加工板块大幅增长,提高满足熟食化战略需求的上游产能,实现国内白羽肉鸡祖代种鸡的国产化替代,做优圣农品牌,打造数字圣农。

(本版图片均由圣农公司提供)

作者:□陈志鸿 蔡茂楷
2025-01-03 □陈志鸿 蔡茂楷 ——圣农白羽肉鸡育种纪实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7374.html 1 白羽肉鸡展翅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