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促进消费升级……2024年,南平市商务局聚焦省委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落细落实市委“五增”目标,围绕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奋勇争先,勇毅前行,全力推动商贸消费提质升级和外贸外资保稳促优,全市商务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
坚持扩大内需
聚力商贸消费“提质增效”
“我今天特地来看电动车的,既能以旧换新,政府又有20%的补贴,感觉挺实惠!”2024年12月15日,“汇聚建州·焕新生活”建瓯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展销会现场人流如织,市民刘先生在一个电动车展位前驻足,挑选心仪的新车。
为进一步深挖消费潜力,激发消费热情,创新消费场景,营造良好消费氛围,2024年,市商务局全面开展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活动,向全市近300万手机用户点对点发送政策短信,推动1300余家企业参与、13万人次享受补贴,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配套资金2.1亿元,直接带动销售额11.7亿元,在为商家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与便利。
据介绍,2024年以来,市商务局抢抓节假日及武夷山旅游旺季,开展“全闽乐购·焕新生活”等促消费活动100场次,开展“潭阳好味·环带八大宴”村厨技艺大比拼活动等美食嘉年华活动10场次,发放餐饮消费券400余万元。同时,做大做强会展经济,支持南平名特优产品“走出去”参加闽货华夏行、第三届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15场。
坚持稳中求进
全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本土企业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关键路径。
近年来,市商务局积极作为,全力推动本地企业稳当“出海”,扩大对外投资合作规模。充分发挥南平竹木品牌优势,整合28家特色竹木制品企业“组团”亮相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竹木产业集群展,推动邵武海关监管场所顺利验收竣工,举办“亚马逊全球开店暨南平竹产业带高质量发展培训会”等跨境电商培训10场次、轮训超2000人。2024年1至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136.7亿元,增长11.4%,增幅排行全省第2。扎实推进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严格落实最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健全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积极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唯一全竹展馆——“竹空间·茶世界”南平馆,荣获投洽会绿色节能创意展台奖银奖,推动南平市参评并成功入选“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坚持链式思维
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大引强”
“南平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加上有力的惠企政策和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近日,记者走访福建常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时,总经理周益民感慨道。
近年来,市商务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建立“一办四块”招商体系结构(“一办”即市招商办,“四块”分别是“一把手”招商、重点产业链招商、重点片区招商和驻外招商联络处四大板块),设置完善11条重点产业链、10个环带重点片区、6个驻外招商联络处,指导各大板块完成招商专班队伍组建和人员配备,并依托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智慧招商大脑”平台,构建“产业链招商”“项目招商”“土地招商”三大模块,设置线上“实景看地”和地块详情“一触即得”功能,实现政企双向智能化精准推荐服务。2024年1至11月,全市“一把手”招商项目共签约92个、总投资287.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27个,总投资70.6亿元。加强与福州山海合作,签订山海协作招商项目42个、签约总金额113.25亿元,成功引进延平区竹哈哈预制菜等15个协作项目落地开工。
突出党建赋能
推动流通助理助力乡村振兴
“在流通助理的帮助下,我们今年种植的桔柚价格翻了一番,从往年的2至3元一斤涨到了5至6元一斤。以前担心销售问题,不敢大规模种植,现在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多亩,钱袋子也鼓起来了!”近日,在建阳区城关村北门市场的综合性展示展销平台——潭阳大集上,年年丰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宝顺笑着说道。
范宝顺口中的流通助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总结提炼的“南平机制”“三支队伍”(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乡镇流通助理)之一。近年来,市商务局坚持党建工作和流通助理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采取“合作社+流通助理+农户”,让流通助理下沉基层,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引导他们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促进农民致富、乡村振兴。同时,针对部分合作社和农户在资金、物流等方面遇到的难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确保农产品能够顺利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一做法不断收获农户们的好评。
此外,市商务局创建“四有四度”工作方法,将“四下基层”工作机制与流通助理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发挥“流通助理+农村电商”作用,聘请全网4000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乡愁”运营者沈丹担任南平市流通助理创业培训导师,邀请彭南科、山村小杰等网络大V来南直播带货;开办“村播学院”,开展电商人才培训70场次,累计培训电商人才4322人次,孵化青创企业27家;打造“流通助理助农直播间”15家、流通助理助农驿站4家,通过农超对接、抖音、社区团购、互联网+合作社等多渠道助力农产品销售,带动4112户农户实现增收。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全市各级商务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消费方式,着力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
数说2024
2024年1月-11月:
全市外贸进出口136.7亿元
比增11.4%
增幅位居全省第2
其中:
出口129.6亿元,比增9.9%
增幅位列全省第3
进口7.1亿元,比增47.5%
增幅列全省第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总额为781.3亿元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推动全市1300余家企业参与
13万人次享受补贴
直接带动销售额11.7亿元
第七批流通助理下派一年以来
全市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43家
吸引6640户农民参与
引导农户培育品牌农产品127个
群众眼里的2024
以旧换新享实惠
“本来是周末带小朋友出来走走看看的,没想到政府和商户提供了这么大的折扣让利,刚好把家里的洗衣机换了,能省近2000元,真的非常实惠。”2024年11月,在武夷新区一场展销会上,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产品整齐摆放,前来咨询、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吴先生在了解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后,果断“下单”了一台全新的洗衣机。
“买得实惠,用得安心”,现场实物展示与政策解说叠加作用下,以旧换新、更新换代的便利性和品质感更加深入人心,不少商家也感受到人们的消费热情不断攀升。“经过一段时间宣传,许多消费者都了解了这项补贴政策,会主动向我们咨询应用政策后的优惠情况。”某电动车品牌经销商余先生说,其品牌在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优惠活动,让顾客享受到更大折扣的“惠享生活”。
流通助理促增收
“余助理向我们收购雷竹笋,价格有保障,比其他收购商高,哪怕市场行情变了,每天还是雷打不动地收,结款也快,真正帮助农产品流通,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近日,吉阳镇新桥村雷竹农户赖建亮说。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建瓯市流通助理余钱锋注册了建瓯市前锋果蔬专业合作社,吸引社员102人入社,带动周边村和乡镇600多户农户种植蜜柚、雷竹、百香果等农产品;严格生产标准,在上海、嘉兴、杭州等大市场设立销售点,为广大农户开辟出一条新的致富路。目前,该合作社年营业额达到170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6500元,获农业农村部国家级示范社荣誉。“我们将继续发挥线下批发市场销量大、信息渠道广等优势,助力农产品批量流通,同时积极做好线上平台,推动本地农产品走进社区。”余钱锋说。
企呼我应有保障
“广交会对外贸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展会,但是展位数量有限,企业申请较难。能否帮助争取更多展位,方便闽北竹企参展拓市场。”2024年8月7日,“企呼我应”平台转来了武夷山市美华实业有限公司的诉求。商务服务团收到诉求件后,市商务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分析研判,做好部署。会后,联络员立即与企业进行对接、沟通,详细了解其经营状况、主要国际市场拓展情况等,并迅速启动“局会联动”,加强与市贸促会联动,同时对接福建省商务厅,明确广交会展位分配工作进展情况,为我市外贸企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展位资源。
下一步,商务服务团将加强与成员单位的沟通衔接,探索提升诉求研判、办理实效,各成员单位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共助企业纾困解难。
图片说明:
2024年10月23日,南平市外贸转型升级(竹木)集群展示亮相第136届广交会。
建阳区麻沙镇流通助理组织农户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
南平市汽车“以旧换新”巡展活动在建阳万达广场举办
(本版图片均由南平市商务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