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竞争力、活力、魅力,离不开高水平管理。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城市管理局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遵循,以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向,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在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治污染 增绿化 城市运行更加高效
政和县污水管网由于建设时间长、管道破损、生活污水收集率低等原因,城区河道枯水期“脏兮兮”“臭烘烘”,影响城市形象。政和县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污水管网维修建设、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等多项举措,保护河流生态,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
2024年,南平各县(市、区)城市污水治理成效显著,全市10个县(市、区)进水BOD(生化需氧量)浓度均达到年度攻坚目标,9个县(市、区)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年度攻坚目标。
为更好地做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这一惠民工程,市城管局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向上争取资金,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以及2024年超长期国债申报工作,争取各级的资金支持、补助。2023年底申报成功排水防涝和灾后重建国债项目5个,获得补助2.77亿元。2024年申报成功“两重”“两新”项目11个。16个项目获批国债资金,共计9.24亿元。
资金保障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现如今,建瓯市城区排水管网修复改造工程改造主体已竣工,武夷山市站前大道黄泥垅排水防涝工程、松溪县应急内涝整治项目、浦城县城北片区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等4个排水防涝国债项目,正如火如荼施工建设中。
2024年,南平市、武夷山市、邵武市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正式开园,公园里用废旧物品改造的创意游乐设施,让家长儿童在游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垃圾分类知识的记忆。
为全面巩固提升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南平市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政府“三化五定”及全市“三争”考评,形成长效机制,垃圾分类工作评估结果排名在全国85个同类小城市中位列第11名、第二档。
一年来,全市建成140座生活垃圾分类屋(亭),全面完成省厅下达的建设任务;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办理相关案件927件,处罚金额2.1万余元;奖惩结合推动小区垃圾分类,鼓励居民用厨余垃圾兑换积分、换取礼品,推动厨余垃圾收集率显著提高;通过“桶车一色”、杜绝“混装混运”专项行动,共规范车辆标识114个,规范专车专运100辆。
结合国家园林城市、海绵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24年南平市持续投入园林绿化资金约1500万元,围绕“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目标,统筹推进各类城市绿化建设改造、修复,新建改造公园绿地90公顷,新建改建福道113公里,提升改造云谷公园、花海公园等精品公园12个。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2.14%,较上年增长1.23%;公园绿地面积达1880.49公顷,较上年增长2.39%,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精管理 提品质
城市治理更加智能
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政府”交流活动上,发布了《2024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南平市《引“智”促“治”,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案例获评“数字政府管理创新”案例。
一年来,市城管局以“智”促治,数字赋能“智慧城管”,让城市运行更高效。
根据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要求,市城管局汇聚上报属地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监测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数据,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运管服平台互联互通。2024年以来,共受理有效上报案件46179件、结案数45955件、结案率99.83%、按期结案率98.24%,按期结案率处于全省优秀水平。
通过升级、改造、共享其他部门监控及物联网监测设施,提升平台对城市基础设施智能远程监测的覆盖面,推动“人防”向“技防、物防”管理方式转变。目前平台已接入路灯控制设备1404个、监控摄像头55个、井盖智能监测210台、渣土运输车辆1700余台等设施设备,完成与南平市随手拍平台对接,初步实现案件转移,成功将部分城市问题事件转随手拍处置。
统筹谋划将监控视频、物联网感知资源与AI算法相结合,叠加城管类算法模型,自动发现问题并导入平台处置。平台对接南平市市域社会治理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和雪亮工程摄像头,共享市域平台智能AI分析预警链路,叠加市容卫生、占道经营、路面积水、车辆抛洒、违规晾晒、高空抛物、非机动车违停等城市管理智能算法,目前市域平台智能推送至智慧城管平台约160件/月。
在南平市首改智能执法巡逻车,加装智能摄像头等设备与系统,运用AI算法、5G传输,实现店外经营等11类城市管理问题智能采集,实现“人+车”一体化智能化巡查,车内采集提效,还能覆盖人工采集盲区,助力城市管理全方位无死角。
市城管局稳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2024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公园94.24公顷,建设郊野公园2.135平方公里,新改扩建道路56.98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121.49公里,新增停车泊位1867个,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新建和改造福道113.102公里,建设口袋公园20个,新建改造雨水管62.8公里。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2.65%,城市建成区可渗透面积占比65.83%,打造窨井盖不跳不响街区10条,打造精细化管理街区1条。
此外,市城管局扎实推动南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南林片区、赤岸片区、建阳老城区等3个区域的海绵工程共35项,助力南平市海绵城市绩效评价再获A级(优秀)。
强整治 促规范 城市管理更加精准
“物业是否有公示公共收益?”“消防设施是否完备?”“公共区域保洁、绿化做得如何?”
2024年,市城管局开展2024“服务之星”推荐评选及南平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星级评定工作,对全市503个有物业的住宅小区进行实地走访,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星级评定。
这是我市首次对全市有专业化物业服务的住宅小区进行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通过评星评级推动物业企业加强自身建设,从源头抓好物业服务工作、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推动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市城管局持续深化物业服务企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点题整治”,2023年,督促全市518个物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完成公共收益自查自纠工作,规范公共收益资金管理,全市162个有公共收益的物业小区已全部开设公共收益银行专户。2024年以来规范缴存公共收益512.79万元,追缴未按规范缴存等问题资金3.35万元。此外,重点整治物业服务企业占用公共空间、擅自改变物业服务用房用途,摸排全市物业小区公共空间518个,摸排率达到100%,发现并整改13个。
为落实餐饮油烟扰民“点题整治”,市城管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定期开展联席会商和下沉督导机制,每月通报各地接受投诉办理、重点问题销号、宣传推广和建章立制情况。整治以来,对摸排发现未规范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备的餐饮服务企业发放整改通知书135份,整改问题餐饮企业220家。通过疏堵结合、规范经营,全市新增夜市规划区6个,引导120家烧烤摊进入,均按照规范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设备。
为全力创建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市城管局立足源头治理,组织开展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全市共排查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14458处,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有序推进城市市容市貌提档升级,展现城市靓丽“天际线”。
市城管局还持续完善停车设施基础数据,完成排查全市各类停车场984个,车位187459个,推动2024年下半年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示范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已完工示范项目充电位1580个。
图片说明:
2024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市民正在进行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何丹烨 摄)
武夷山市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里,用废旧物品改造的创意游乐设施,让家长儿童在游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垃圾分类知识点的记忆。
市城管局在南平市范围内首改智能案件采集执法巡逻车,实现“人+车”一体化智能巡查。
延平区主城区污水治理项目,计划铺设管网71公里,健全延平城区污水收集管网,提升污水收集率。图为项目施工现场 。
市城管局开展2024“服务之星”推荐评选及南平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星级评定工作。图为行业专家对全市503个有物业的住宅小区进行实地走访。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平市城市管理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