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咱们120的及时救援,不然我这骨折可能就更难康复了。”2月11日,患者钟女士在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骨一科办理出院手续时,仍对自己前段时间经历的暖心救援印象深刻。蛇年春节前夕,她在建阳区庵山山中意外摔倒后骨折。据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医师刘海敏介绍,得益于120急救团队及时科学的救治与转运,钟女士骨折处得到了有效固定,避免患处水肿和神经、血管损伤程度加重。经骨折手术和后续治疗,目前钟女士康复情况良好,已经可以出院回家休养。
据参与这次急救任务的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杨文辉回忆,1月27日(腊月廿八)15时9分,该院急诊科护士站接到120指挥中心电话,要求前往建阳区庵山救治一名因摔倒导致腿骨骨折的患者。“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杨文辉说,山中救援意味着未知的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但患者的需要就是“出征”的号令,120急救团队迅速准备好急救设备和担架,坐上救护车,朝着目的地疾驰而去。
在救护车上,杨文辉不断在脑海中构思可能需要的信息。骨折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情绪状态、地形的复杂性……每一项数据都与救援的开展联系紧密,医护人员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编织出托起生命的“守护网”。
经十几分钟行驶后,120急救团队抵达庵山山脚,救援人员背起急救外伤包,扛起担架,在热心驴友的带领下,开始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爬。山路越往上越陡峭,荆棘、杂草丛生。一行人一边小心翼翼地避开树枝和石头,一边加快脚步。“汗水很快浸湿了衣服,但没有人敢放慢速度,时间就是生命,每耽误一分钟,患者就多一分危险。”杨文辉说。
经过一番艰难的攀爬,120急救团队终于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在一片树林中看到了摔倒的钟女士。她躺在地上,脸上满是痛苦的表情,左踝关节肿了一个大包。杨文辉根据患处畸形、疼痛、活动受限的表现判断,钟女士很有可能是骨折了。由于规范的治疗方案须基于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急救团队需要在现场进行初步的救治后,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下一步诊疗。
“医生,我好疼啊,你们快来帮帮我……”看到医护人员后,患者钟女士看到了希望。越是要抓紧时间,医护人员越是要以沉稳的姿态安抚、施治。“别担心,120来了,会给您提供专业的救治。”杨文辉一边安抚钟女士的情绪,一边迅速展开急救。检查伤口、固定骨折部位……在护士李欢欣的配合下,杨文辉有条不紊地用四块夹板固定骨折位置,减轻疼痛,同时起到预防后续损伤的作用。
固定好伤口后,下一个挑战接踵而来。庵山是有名的越野胜地,山高路远,崎岖不平,担架很难平稳地移动。在110民警及119消防救援人员的协助下,120急救团队小心翼翼地将患者固定在担架上,开始艰难地下山。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走。山路陡峭,团队成员在确保担架平稳的基础上,轮流抬起担架,减轻彼此负担。“我们抬起的不仅是担架和患者的重量,更是患者对好转康复、自如行动的期盼。”杨文辉说,在下山时,每个队员的手心都是汗水,却不敢有丝毫松懈,直到将患者顺利送上救护车,大家才松了一口气,露出笑容。
“这次山中救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急诊科工作的艰辛和责任,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环境和突发情况时,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疗技能,还要有足够的体力和毅力,更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带来希望。”杨文辉表示,每一次救援都是一场战斗,急诊科的团队成员就是战斗中的战士。这次救援只是急诊科工作的一个缩影,每一天,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在和时间赛跑,和病痛抗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退缩;虽然工作辛苦,但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坚守的信念。”杨文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