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兼具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并开创了中国民间剪纸“礼品花”之先河,在中国剪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和艺术美学价值,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
张张红纸剪出红火新年,浓浓年味流淌在指尖。蛇年春节前,邮储银行浦城县支行客户经理余霄来到“剪花嫂”剪纸坊进行回访,喜庆祥和的新年氛围扑面而来,一幅幅栩栩如生、小巧精致的剪纸作品挂满墙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浦城剪纸市级传承人王旭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了一系列关于新年元素的剪纸作品,表达了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只见她手握剪刀,在纸张间灵活地游走,这次她设计了一幅融合生肖蛇和“福”字的精美剪纸作品,营造出浓浓的喜庆氛围。
王旭是个热衷于传承传统文化的“90后”,她从小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周冬梅学剪纸。她的剪纸作品将地方特色与剪纸艺术结合起来,风格细腻柔美,刻画栩栩如生,创作出来的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多幅作品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南平市博物馆收藏,作品赴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秘鲁等国家展出。
一把剪刀,一片薄纸。多年来她积极参与、开展剪纸公益培训,参加各类非遗活动、全国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博物院之夜”等公益活动。
王旭将自己的喜好延续下去,她想把非遗剪纸发扬下去、传承下去,把剪纸的事业发扬光大。2018年,在周冬梅的指导下,她与一群剪纸爱好者成立了浦城县巧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公司运营,她尝试将古老剪纸技艺和生活文创、乡货、餐饮进行跨界融合,让浦城剪纸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2019年1月30日,一笔5万元的小额贷款让邮储银行与王旭结下缘分。该公司成立之初,各方面运营都需要用钱,流动资金短缺让她犯了愁。这时邮储银行浦城县支行客户经理找到了王旭,了解实情后,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第一笔资金,为王旭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随着订单不断增多、规模扩大,人工、原材料等一系列费用也大幅度增加,王旭获得的资金支持也从最初的5万元增加到如今的30万元。剪纸坊也做了多方面的尝试,通过与知名餐饮、茶叶等企业合作,打造了“剪纸+文创”“剪纸+茶产业”“剪纸+餐饮”“剪纸+土特产”“剪纸+NFT区块链技术”等领域产业,培育了“剪花嫂”“武夷姑娘”等多领域特色连锁品牌,实现艺术与人文交融体验的现代餐饮、茶空间等新模式,开拓了剪纸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