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俣辰)“眼睛里为什么既有白的也有黑的?”“眼球为什么会变长?”……3月20日下午,南平实验小学文体校区报告厅里,提问声此起彼伏,一场生动有趣的护眼科普课正在进行。作为延平区教育局联合南平市人民医院开展“爱眼护眼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这次课程为在场的一年级学生带来了有趣的护眼知识讲解。
活动现场,南平市人民医院眼视光科主任钟文慧手持可拆解的眼球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眼睛的奥秘。随着模型层层拆解,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模型部件。当钟文慧取出“晶状体”展示时,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互动环节中,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们不断抛出问题,等待解答。“睫状肌在哪里?”一年(3)班的张欣悦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问道。钟文慧随即用模型演示:“小朋友们看!晶状体连接着小韧带,这就是睫状肌。当我们看近处的时候……”伴随着钟文慧的演示,孩子们纷纷模仿做起“对眼”动作,紧盯举到眼前的手指,感受睫状肌的作用。面对“眼球为什么会变长”的疑问,钟文慧解释道,这是人的眼睛适应环境的结果,“在发育期间,如果长期看近处,为了调节焦距,睫状肌必须长期拉扯晶状体,使它变厚。因为看近的时间长,眼睛为了适应看近处,减轻睫状肌的‘负担’,眼球就变长了。”结合对比模型的细致讲解,让孩子们对近视的成因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最后,学生们跟着医生、老师一起进行眼保健操,学习正确用眼知识。
据悉,此次“爱眼护眼进校园”科普活动旨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用眼意识,阻止青少年视力不良率上升。系列科普活动将持续一年,计划覆盖延平区10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