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第5版:

文旅新趋势 “种草”新解法

——小红书文旅峰会解码Z世代旅行消费密码

4月11日,在武夷山举办的2025小红书文旅峰会上,一场以“文旅新趋势,种草新解法”为主题的圆桌分享会,于茶香氤氲中引发行业热议。来自南开大学、去哪儿旅行、环游定制(厦门)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的嘉宾们,以茶为媒共探文旅行业新生态,解码Z世代消费密码。

文旅新趋势:从“去哪好玩”到“去哪能玩好”

文旅行业正经历着从“打卡式旅游”向“沉浸式体验”的深刻转变。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指出:“从过去的打卡旅游到现在的兴趣驱动,从卖风景拍照片到卖场景、卖趣味、卖有意义的生活,这是当前文旅行业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式美学在文旅领域迅速崛起。石培华特别提到会场内精心营造的武夷山茶空间:“万里茶香浓缩于方寸之间,正是中式美学崛起的生动注脚。”

环游定制(厦门)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徐俊超分享了一组颇具启示的数据:其服务客群中,25-40岁用户将社交互动、拍照服务、情感陪伴等“情绪价值”需求置于首位。他说:“能提供这样的情绪价值服务,我们就已经能抓住客户的半颗心了。”

这一洞察与去哪儿旅行渠道营销总经理邱雨的发现不谋而合,“现在的年轻人不只是关注‘去哪好玩’,更关注‘去哪能玩好’,能玩出情绪价值。”她认为,由小红书用户创造的“上香青年”“特种兵旅游”等旅行热词,折射出Z世代对旅行意义的解构与重构。

“种草”新解法:从“性价比”到“心价比”

“种草”是一个网络用语,也是许多年轻人爱用的流行语之一。种草是指“分享推荐某一商品的优秀品质,以激发他人购买欲望”的行为。

提到文旅“种草”,论坛嘉宾共识指出,成功的文旅营销要有“心价比”三要素:有趣(内容吸引力)、有用(实用价值)、有情绪(情感共鸣)。当代旅行者的需求已从传统的“性价比”,转而追求更具温度的“心价比”。

邱雨以去哪儿转型为例:摒弃传统“比价直给”模式,创新推出“场景化种草”策略。如将酒店产品植入亲子度假、闺蜜聚会等具体场景,用故事化内容承载价格信息。“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订单量,更重塑了品牌认知——从冰冷的比价工具蜕变为懂生活的旅行顾问。”

徐俊超分享的定制旅游的案例则揭示,在小红书生态中,生硬的产品推销已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利他主义”的内容哲学。运营团队通过“种小草”模式,先用低成本笔记累积社交货币,再通过数据回传精准触达高潜用户,这种“先种草后转化”的链路设计,完美契合了平台用户的消费决策路径。

在石培华看来,这两个文旅品牌在小红书上的转型本质是“三高共生系统”的胜利:高意愿的用户群体、高情感的社区链接、高转化的交易闭环。小红书独特的“人群反漏斗”模型,通过精细化的人群洞察,可以将南平这样的潜力目的地,精准推送给追求山水疗愈的都市人群,通过“看见用户情绪”和“双向奔赴”,让种草自然发生。

未来图景:“红宝书”打开“绿宝库”

武夷山茶文化体验成为解码文旅融合的绝佳样本。峰会期间,嘉宾沉浸式体验茶文化、九曲溪竹筏漂流等特色项目,直观感受“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密码。因此,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针对南平文旅发展也提出了许多建议。

“我觉得武夷山是很有潜力的城市,这里很适合做城市逃离、宋朝生活体验等主题文旅推广。”邱雨分享了他们公司的“局部精细化”网络平台推广方式,并以武夷山为例。平台通过目的地热度预测,提前布局“宋朝慢生活”主题内容,将茶文化体验、朱子文化研学等特色资源,包装成符合Z世代审美的话语体系,实现精准触达。

南平市近年来全力构建“1+3+3+N”文旅产品体系:以武夷山为核心,打造251风景道、崇阳溪漫游道、星村茶足径三大线路,发展国家公园探秘、朱子文化研学、茶文化体验三大产品,以及N个特色打卡景点。“小红书+南平”的组合,被石培华诗意地总结为:“当‘红宝书’遇见‘绿宝库’,碰撞出的不仅是商业增量,更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范式。”

这场武夷山下的思想碰撞,最终凝练成一个行业共识:新时代的文旅营销,本质是价值共鸣的创造,是信任生态的培育。正如石培华所言:“真正的种草,是让文化场景可感知,让情绪价值可消费,让商业转化自然发生。”

作者:□林李冰
2025-04-14 □林李冰 ——小红书文旅峰会解码Z世代旅行消费密码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1596.html 1 文旅新趋势 “种草”新解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