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纪元)工伤保险基金是广大参保职工遭遇工伤时的一份保障,但有人心存侥幸,想要通过虚假材料申请工伤认定骗保,结果被判刑、罚款。
前不久,延平区朱某发生意外身亡,其家属向延平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工作人员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察觉朱某家属提交的材料存在诸多疑点,初步判断死者家属涉嫌提供虚假材料。
之后,延平区人社局迅速启动调查程序,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对该案件展开全面走访调查,收集相关证据。经查证,朱某妻子串通朱某同事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及证人证言,企图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经核算,涉及工伤保险待遇金额达1036420元。
对此,延平区人社局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并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后由延平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25年3月,延平区人民法院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朱某妻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
近年来,延平区人社局持续加强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管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恶意骗保行为,规范工伤认定和待遇申领。同时,主动与公安、司法部门沟通配合、协调联动,依法追究涉案人员行政违法责任,当好“守门人”,切实保障工伤保险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