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第5版:

武夷星国际志愿者们共话一杯中国茶——

“我要把大红袍带回家乡”

“我要把大红袍带回家乡,让我的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还有同学们,都能尝尝产自中国武夷山的大红袍。”日前,在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夷星”)展厅里,来自越南的武夷星国际志愿者小玉对记者说。

4月20日,在武夷星大红袍文化节上,志愿者们以6国语言共话一杯中国茶,在直播平台“敬世界一杯中国茶”。

“直播过程中,家乡的朋友在羡慕的同时,也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喝到武夷山的大红袍。”小玉说。

小玉是武夷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大四学生。去年中秋节前夕,海外教育学院与武夷星共同举办了一场交流活动。正是这种活动,小玉对武夷星,对武夷山的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参加了武夷星国际志愿者的学习。

武夷星作为大红袍品类代表,多年来始终秉持开放理念发展。早在2020年,武夷星就已开始积极构建国际合作交流,建立武夷星国际志愿者组织,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地设立大红袍文化推广中心。时至今日,武夷星国际志愿者组织已在30多个国家招募了88位国际志愿者。

本次文化节,武夷星通过直播平台成功举办 “国际志愿者茶文化分享会”,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武夷星国际志愿者与星茶友汇聚云端,共同探讨中外茶文化差异与融合,分享推广国际茶文化工作中的收获,提出更能吸引年轻国际群体的茶文化推广方式。

“我来自印度尼西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武夷山的茶里,我最喜欢肉桂和水仙,因为这个味道是很适合印度尼西亚人的口味的。”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罗盼香说。

“我来自哈萨克斯坦。这次直播,不仅让我对武夷山大红袍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家乡的亲人对武夷山的茶和茶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来自哈萨克斯坦,小玉的同学海林说。

分享会的内容透过新媒体平台,让茶文化突破边界,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情感纽带,完美诠释了 “敬世界一杯中国茶” 的美好愿景。

“武夷山这么美,大红袍很好喝。以后,我还会想办法再来武夷山的。”即将毕业的小玉不舍地说。

作者:□本报记者 裴礼辉 张筱惜
2025-04-28 □本报记者 裴礼辉 张筱惜 武夷星国际志愿者们共话一杯中国茶——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2242.html 1 “我要把大红袍带回家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