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第5版:

乐享“五一”假期 这份出行指南请查收

(林艺婷 制图)

天气:

“五一”假期 我市多阵雨或雷阵雨

本报讯(记者 严岚 通讯员 吴木贵)“五一”假期将至,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我市多阵雨或雷阵雨。

具体来看,5月1日,阴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中雨;2日,天气多云;3日,多云间阴,午后到夜里有阵雨或雷阵雨;4日至5日,阴有中到大雨伴有雷电,局部暴雨。气温方面,全市日最低气温为16~20℃,日最高气温为28~34℃。其中,1日至4日天气较为闷热,5日气温下降,较为凉爽。

雷雨时,局地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户外活动等会造成不利影响,农民朋友和户外作业人员要多关注当地天气预警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5月4日至5日是返程高峰期,驾车出行的朋友要谨慎慢行,如遇暴雨要及时停靠安全区域避雨。

铁路客运:

闽北铁路加开 44列旅客列车

本报讯(谢珺 王淑芳)笔者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平车务段了解到,2025年“五一”假期铁路运输期限为4月29日至5月6日,共计8天时间。其间,旅客出行需求集中释放,闽北铁路客流呈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等多种客流叠加的特点,预计发送旅客24.84万人次,同比增长5.2%。客流高峰日预计为5月5日,旅客达到4万人次,将创闽北铁路历年“五一”假日客发量新高。

针对“五一”假期客流新特点,南平车务段动态实施“一日图”,精准调配运力,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中城市和旅游景点方向,以及福州、厦门、南昌等方向,加开44列旅客列车,其中始发终到20列,分别为延平至厦门,南平市至福州、厦门、上海,武夷山北至福州等方向往返列车。

今年“五一”假期,福建省内短途游、周边游需求持续火爆,南平市周边城市至武夷山的城际线路车票预售率超90%,中短途出行客流成为主力。

为助力旅客顺畅出行,南平车务段管内各客运站提前运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客流情况,做好客流高峰时段“一门双手检、一门三手检”或双机、启用备用流线等模式准备工作,确保旅客有序进站候车。同时,在候车室、站台等人员密集区域增派岗位人员、青年志愿者,为旅客提供问询、引导等便捷出行服务。此外,为保障重点旅客无忧出行,各客运站还积极做好银发旅客、脱网人群出行服务工作,设立12306预约旅客会合点,每日指定专人精准做好12306预约重点旅客服务,并在售票厅、服务台、扶梯口等区域安排引导和服务人员。

铁路部门提醒,假期客流密集,有出行需求的旅客可以通过铁路12306网站或手机客户端及时了解列车开行和具体服务信息;乘车时,请携带与票面信息一致的有效身份证件,核对好乘车时间、车站、车次等信息,预留充足时间安检、验票、换乘,以免耽误行程。列车具体开行时间以车站当日公告为准。

健康:

预防“水土不服” 莫让不适扫兴致

到北京品品烤鸭、去湖北来盆小龙虾、上新疆点两羊肉串……“五一”小长假将至,相信不少市民早已定好了出游计划。但奔赴天南海北,本该享受旅游的乐趣时,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水土不服”症状有时却突然“搅局”,给快乐的旅程带来了重重阻碍。为什么健健康康出发,却会在出游目的地出现种种不适呢?南平市人民医院脾胃科主治中医师洪嘉辉表示,水质、饮食、气候与环境以及微生物环境的变化都是“水土不服”的常见成因。

“如果旅游目的地的饮食结构与平常差异过大,可能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导致不适。”洪嘉辉介绍,摄入过多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或是海鲜、乳制品等,也可能引发不适,故品尝美食需注意“适度”。此外,不同地区的水中,矿物质、微生物含量不同,也可能导致腹泻、腹胀,尤其是直接饮用未煮沸的自来水。

在中医看来,脾虚、气血不足的素体虚弱者更易受外界影响,继而易在出行时出现“水土不服”症状。洪嘉辉补充道,旅行带来的压力以及作息紊乱和舟车劳顿也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加重不适;舟车劳顿、环境陌生易引发肝气郁结,横逆犯脾,焦虑情绪最终会加重肠胃不适感。从中医角度看,新环境的风、寒、湿、热等邪气与体质不适应,外邪侵袭下,也可能导致“水土不服”。“例如北方气候干燥,我们南方人前往北方地区游玩,就可能出现干咳咽痒的症状。”

厘清“水土不服”的各类成因后,我们可以如何预防、应对“水土不服”呢?

洪嘉辉建议,在出行前,要充分了解目的地气候、饮食特点,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调整好身体状态。脾虚易疲劳、便溏者,可以提前服用参苓白术散调理体质,湿热体质可以备好藿香正气水。在整理行李时,可备好止泻药、退烧药、晕车药等常用药,带上创可贴、消毒棉片等,以备不时之需。老人、儿童或慢性病患者出行时,需遵医嘱随身携带专属药物。

抵达目的地后,优先选择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或是熟悉的食物;尝试当地特色食物时,应少量尝试、逐步适应,可搭配益生菌饮品,调节肠道菌群;饮水方面,应饮用瓶装水或烧开的水,避免冰饮,可携带便携净水器使用。在作息上,要避免熬夜,适当休息,恢复体力;放宽心态,接受短期不适这一正常现象,减少焦虑。

洪嘉辉表示,如果已经出现肠胃不适症状,若是轻度腹泻,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伴随有发热、脓血便症状,可能为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在治疗时,可以辨证服用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片等中成药,以调理脾胃、化湿和中。”他告诉记者,穴位按压对“水土不服”同样有效。例如,按揉或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按压内关穴可以缓解恶心、腹胀,天枢穴则有双向调节腹泻与便秘的作用。也可以考虑自制简易中药茶饮,如取3克陈皮与2枚乌梅烹制陈皮乌梅饮,能够生津止渴,缓解饮食积滞。 (程若兰 唐雯晖)

作者:
2025-04-30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2332.html 1 乐享“五一”假期 这份出行指南请查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