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5时18分,从上海虹桥站开往南平市站的G4531次列车抵达高铁南平市站,千余名旅客汇成的人流涌出出站口,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排队上车。6时许,所有旅客顺利离开高铁站。此次高效的旅客接驳,源自南平市“五一”黄金周假日工作指挥部的快速响应和精准调度。
“一般情况下,南平市站的公交车是7时20分首发。4月30日晚,我们接到南平市交通运输局通知后,马上提醒司机们做好准备。”建阳公交公司高铁南平市站负责人张华告诉记者,他安排K1、K2、K3等线路的公交车驾驶员就近休息,以保障5月1日首趟列车旅客一出站就能坐上公交车。“早上五点左右,所有公交车都在出站口的公交站台待命了。”
“我看到南平市站联勤工作组发过来的5月1日列车抵离计划清单时是4月30日晚上十一点多,一眼就看到首趟列车抵达时间是5月1日清晨五点多,下车的旅客有1000多人,这并不多见。”张华说。列车到站时间早,下车人数多,仅依靠公交车接驳,运力不足。经过指挥部的协商研判,交通运输组立刻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建阳区交通运输局、建阳公交公司等单位调派公交车6辆、50座旅游大巴2辆、56座旅游大巴1辆、出租车30余辆等,并组织志愿者在公交站台、出租车上车点等人群密集场所提供引导服务。
“既是假期,我们预判在南平市站下车的旅客大部分应是前往武夷山旅游,因此在调配车辆时,特意多安排了武夷山方向的车辆,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指挥部交通运输组负责人、南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熊秀旺表示,除却旅客自行叫车、亲友接送等,最终3辆K1路公交车、3辆旅游大巴顺利完成240余名游客前往武夷山景区的接驳任务,其余旅客也有序搭乘出租车前往目的地。“往建阳方向的旅客偏少一些,我们根据现场情况,采取K3与K2临时并路的手段,完成前往建阳城区的旅客接驳。”熊秀旺说。
随着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我市相继成功举办,“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吸引了极高的关注度。今年“五一”假期我市游客明显增多,交通运输面临人流量激增、交通压力骤升等挑战,南平市交通运输局动态研判客流发展趋势,科学组织调度运力。“我们提前部署安排,完善假期应急预案,共安排1268辆客运车辆、965辆公交车、1253辆巡游出租汽车参与‘五一’期间的运输保障。”熊秀旺介绍,市交通运输局优化11条至高铁站接驳客运班线,采取缩短发车间隔、延长运行时间等措施,着力提高乘客集疏运能力;提升出租车、网约车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与高铁客运的“无缝衔接、快速集散”;针对高铁南平市站至武夷山景区热点线路,协调武夷有轨电车开展免费乘车活动,加密开行列次,上线列车从92列次增加至131列次,进一步提高旅客运输接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