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玻璃窗,在课桌上洒下金斑。我握着银剪,展开殷红宣纸,准备剪出《哪吒之魔童闹海》里那群可爱的土拨鼠。
它们身子圆滚滚的,穿着补丁衣裳,在荒芜土坡笨拙觅食,却总用亮晶晶的眼睛,把苦日子嚼出甜意。这股坚韧,恰似奶奶讲的剪纸匠人——在岁月里,将苦难剪成花朵。
剪刀如蝶游走,第一只土拨鼠跃然纸上:它举着破碗,嘴角弧度盛满阳光,弯弯的眼睛似清泉,诉说着乐观。接着,两只依偎的土拨鼠诞生,交叠的爪子像藤蔓,让我想起运动会上同学们互相搀扶的温暖。每一次镂空,都似与心对话,细细的纹路如破土新芽,展示着生命力量。
当剪纸贴上学校里的文化墙,风拂动边缘花纹。我忽然明白,剪纸不仅是红纸与剪刀的相遇,更是千年文化的低语。它教会我们在风雨中挺立,在传承中闪光。 (指导教师:苏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