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美誉,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近年来,武夷山农商银行抓住武夷山资源优势,制定“康养文旅”专项产业金融服务方案,紧扣“一景、二茶、三文化”旅游核心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服务文旅多点发力,通过数字化赋能、产品创新等举措,发放文旅产业贷款余额超1亿元,让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润泽在青山绿水间。
数字金融激活特色餐饮
武夷山农商银行紧紧抓住武夷山市政府创建国家级文化旅游消费区的契机,围绕当地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差异化产业发展模式,以数字化赋能,重点支持小吃等特色产业。
该行持续构建“南平e贷+二维码收单+场景活动”智慧服务平台,对印象建州、宋街等重点商圈实施网格化精准营销,并积极开展“1元购”等惠民活动,已为该商圈86户商户提供1998万元授信,发展收单商户1018户。同时聚焦“一乡一品”,支持岚谷熏鹅、五夫莲子等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累计发放贷款2919万元。
武夷山知名食品品牌“蓝师傅熏鹅”的创始人徐某,自2007年成立养殖合作社起,就搞起了白鹅养殖和熏鹅制作销售的生意。该企业在获得武夷山农商银行信贷资金后,事业越做越红火,“蓝师傅熏鹅”从家庭作坊发展为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省级龙头企业。目前以“蓝师傅熏鹅”为首的岚谷熏鹅系列品牌产品已成为游客餐桌上和互联网销售的网红菜。
创新产品助力民宿升级
“感谢武夷山农商行一如既往的支持,疫情期间游客基本不外出旅游,对我们这个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好贵行对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想方设法与我们一起渡过难关。”,南源岭村支部书记每每见到金融助理进村服务,都要开心地为他们“点赞”!
南源岭“民宿村”是武夷山首批发展乡村旅游的试点村,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集民宿、餐饮、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打造“漫游小镇”。发展初期,该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房屋搬迁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该行主动作为,与南源岭村签订战略合作,推出“安居宝”帮助解决建房改造,创新“民宿贷”解决房屋装修升级,创建武夷山首家“金牌信用村”。如今,南源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带动当地民宿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村民宿达200余家,年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该行针对民宿特色,量身定制“文旅·民宿贷”,重点支持南源岭、兰汤、公馆、角亭、洋庄、星村等民宿集群,助力做大做强民宿产业,目前已累计发放“文旅·民宿贷”79户,金额2316万元。
全域旅游注入金融动能
该行依托五夫荷花节、吴屯稻花鱼节、岚谷白鹅节、上梅白笋节,洋庄红色旅游以及武夷斗茶赛、星村斗茶赛等一批特色乡村民俗节庆活动,创新推出“康养文旅·田园贷”“康养文旅·农家乐”等多款产品助力发展休闲、度假、体验、观光等产业,助力农旅、林旅、茶旅和康养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模式。
五夫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福建省首个田园综合体建设国家级示范点。该行与五夫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2亿元,为支持五夫镇田园综合体建设注入“金融活水”。武夷山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就建在五夫镇,主要以“产业+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是现代文旅产业标杆。企业在建设二期项目时资金不足。为解决其融资问题,该行采取“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和“政策+产品”服务模式,发放纾困贷200万元,缓解企业燃眉之急,并对其社员进行批量授信,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收。
智慧平台畅通产销链条
该行以茶叶第一重镇星村镇及度假区等茶产业区为重点,大力推广“小微贷+二维码收单”模式,依托“福农e购”电商平台,构建“线下收单+线上展销”双渠道服务体系。金融助理扫街进商户,加大对茶叶等批发零售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走访,及时了解金融需求,确保“叫有应声,问有答声”。同时,运用“福农e购”平台发展订单消费,实现线上线下产销直供对接,形成“客户+金融平台+消费产品”三位一体模式。
武夷山一家茶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创业之初就得到该行的金融支持,在该行的帮助下开起了连锁店,并通过“福农e购”平台将自家的茶叶销往全国各地。该行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对茶叶合作社社员进行批量授信,运用“福农e购”平台发展茶叶线上消费,形成了生产、加工、制造、销售等一体的产业链,推动产销协同打通生产销售“任督二脉”,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下一步,武夷山农商银行将以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为契机,持续深化“金融+文旅+生态”服务模式,重点支持“朱子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三大品牌建设,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金融力量。☉许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