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第7版:

高考志愿填报 用好“七维角度法”

如何在志愿填报中发挥高考成绩的最大价值,做到“分尽其用”?记者采访了共青团福建省委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中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陈建福,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了“七维角度法”,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系统的指导。

“高考成绩固然重要,但志愿填报同样关键。可以说,‘考得好’是基础,而‘报得好’则是实现高考价值的关键一步。”陈建福指出,许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关注分数和学校的知名度,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志愿填报不仅需要考虑考生的成绩和排位,还需要结合兴趣爱好、性格特长、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志愿填报不当,不仅可能导致考生进入不理想的学校或专业,甚至可能面临“滑档”或“退档”的风险。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陈建福的“七维角度法”,全面、系统地规划高考志愿填报。

读懂规则是志愿填报的基础。高考招生政策每年都有变化,考生和家长必须对相关政策进行认真解读。陈建福建议,考生和家长应重点关注《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实施办法》、各高校的招生章程、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和阳光高考官方网站等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他指出:“政策解读是志愿填报的基础,只有了解规则,才能在规则范围内做出最优选择。”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高校官网、招生宣传册、教育部门发布的招生计划书等渠道,提前了解目标高校和专业的基本情况。

精准定位是关键。分数出来后,考生需要了解自己在全省的排位情况,这有助于精准定位目标学校和专业。陈建福解释说:“分数排位可以帮助考生判断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从而更准确地选择与自己分数匹配的学校和专业。”

尊重考生意愿。“填报志愿应以考生为主,家长为辅,充分尊重考生的意愿。”陈建福建议家长与考生要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考生的真实想法,避免因家长的主观意愿导致考生进入不喜欢的专业。

扬长避短选专业。考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也是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根据考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例如,外向型考生可能更适合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需要较强社交能力的专业;而内向型考生则可能更适合计算机、审计等需要专注和逻辑思维的专业。职业兴趣测评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倾向。陈建福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可以进行一次职业兴趣测评,以便更科学地选择专业。

长远考虑定方向。陈建福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结合职业规划选择大学和专业。“职业规划不仅需要考虑当前的专业热门程度,更要结合考生的个人优势和长远发展。”例如,有意向从事公务员工作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法律、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而有考研或出国打算的考生则可以选择基础学科或与国际交流密切的专业。

提前规划未来出路。考研和出国是考生未来发展的两条重要路径,志愿填报时需要提前规划,选择合适的“起点”。陈建福建议,有出国意向的考生可以考虑填报语言类专业或与国外院校有合作关系的学校;而有考研打算的考生则可以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专业。

综合考量地域因素。不同地区的高校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考生和家长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院校的地理位置不仅影响考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例如,一些考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而另一些考生可能更看重学校的学科优势和校园环境。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考生和家长同商共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考虑各个维度的因素,避免陷入报考误区。

(黄靓)

作者:
2025-07-09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5415.html 1 高考志愿填报 用好“七维角度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