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建瓯市区不到1小时车程的顺阳乡,正依托九仙山、鸳鸯湖省级水利风景区、石呈村瀑布群等生态资源,将三条总长近50公里的骑行路线打造成乡村旅游的“黄金路线”,并由此带动了餐饮、住宿、农产品消费。
来自南平各地的骑行爱好者们沿着三条特色骑行路线穿梭于顺阳乡山水间。雷先生体验顺阳山地风光线后赞叹:“这条线路不仅骑行难度适中,而且空气清新、沿途风景绝佳。”在骑行之余,从山地风光线延伸而入,九仙山的原生态徒步路线备受青睐。游客可以沿林间小道攀登,听鸟鸣、看云雾。环绕鸳鸯湖的生态休闲线,则让垂钓者享受“一竿垂钓、一湖波光”的惬意。“这里的湖水清澈,带孩子来游玩,既放松又开心。”从建瓯市区自驾而来的李芳,和家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郊游。
随着游客增多,沿途村民“嗅”到了商机,用自家菜园的蔬菜、后山散养的土鸡、手工制作的苦槠果、白笋等原生态食材,烹饪出地道农家宴。“游客爱吃我们的苦槠果、清蒸草鱼,2024年我们顺阳乡江墩村草鱼还入选了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名单。”经营农庄的郑大姐笑着说,游客的认可让她的“腰包”越来越鼓。
在顺阳乡三产融合中心,际下村党支部委员、妇联主任魏云梅正忙着向游客介绍自家的苦槠果粉,笋干、酸枣糕等成品,“以前这些‘土疙瘩’只能自家吃,现在游客多了,包装成土特产销售给他们,加上微信还能线上售卖,根本就忙不过来。”她还发动了村里的“婆婆妈妈们”一起加工包装,让她们在家就能增收。
为了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升级,顺阳乡盘活闲置资源。江墩村“青溪小舍”民宿是典型代表,将原先闲置的农房改造成民宿,打造“村房短住”模式。“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民宿老板熊任斌感慨道。顺阳乡还引导村民将门前荒地变“共享田园”。据江墩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强介绍,“住宿+田园采摘”模式让村民收入翻了几番。
际下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则投入150万元,将闲置校舍改造成集食宿、户外烧烤、观星等功能于一体的徽派“星空驿站”。“我昨晚在这里抓拍到了流星。”入住的林先生激动地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星空照片,也吸引了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前往顺阳乡“打卡”。
规划骑行路线、改造闲置农房校舍、规范农家乐、推广农产品……顺阳乡一系列举措凝聚起农家烟火气、“唤醒”了“沉睡”的山水资源和闲置资产。
“顺阳乡通过‘骑行+生态+住宿+农产品’产业融合链条,今年上半年吸引游客上千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10万元。”顺阳乡党委书记章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