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蔡章颀)“地下走茎粗如竹鞭,根系深扎,清明萌新芽,小雪迎霜收。”近日,松溪县万前村里的蔗田正青青,在当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问路林深,粮安何在”实践队在戴永务教授、林伟明副教授的带领下,一探“百年蔗”的秘密。
万前村百年蔗是全球现存最古老的宿根甘蔗田,目前亩产仍可达4000至6000千克。百年蔗富含有机酸、叶酸及多种活性物质,尤其叶酸含量最高可达普通红糖的20倍,是不可多得的甘蔗种质资源,其蔗节堪称活着的“生化实验室”。
实践队走进蔗田,近距离观察这历经300年的“时光奇迹”。行走中,队员们对“蔗茶间作”的生态复合种植模式进行专项调研,还了解到松溪县立足“百年蔗”特色优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提出“吃干榨净一根蔗”,聚力挖掘蔗文化、深化蔗科技、做强蔗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链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百年蔗”生态产品价值。
“尝尝这穿越三个世纪的风味。”接过地方工作人员递来的“百年蔗”红糖,醇厚并带着矿物气息的独特滋味在队员们的舌尖泛开,布告栏上的数据、资料瞬间鲜活了起来——大量的叶酸造就了“百年蔗”红糖层次丰富的味道。队员们了解到,“百年蔗”红糖具备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解酒护肝等多元健康功效,既延续了传统红糖的滋补底蕴,又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
“应解决‘百年蔗’规模化种植资金短缺的问题。”“产业端纳入县域旅游规划,通过‘蔗茶之路’农旅融合拓宽消费场景,推动产业向日常消费渗透。”……实践活动结束了,但关于“百年蔗”如何更好前行等问题,实践队还在持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