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
第4版:

光影里的承安廊桥

桥宛如镶嵌在中国古建筑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历史的厚重。

几年前九月的某天,我第一次到光泽油溪村,一座横跨河面的承安廊桥赫然出现在眼前。据《光泽县志》记载,这座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的廊桥,历经400多年风雨,是闽北地区现存最古老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廊桥之一。

它静静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那时已入秋,廊桥下的河水只剩下涓涓细流,这显然不是理想拍摄场景。然而,承安廊桥那独特的造型和它所承载的深厚历史底蕴,却像磁石一般紧紧吸引着我。我那时就决定,待来年春天河水丰盈之时,再专程过来,用镜头定格它最美的模样。

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承安廊桥的拍摄计划一次又一次被搁置,转眼间,近一年的时光悄然流逝。

时间一晃到了七月底,朋友邀我外出拍照,那座廊桥又瞬间浮现在脑海中。起初,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前往。好在天气预报显示近期有台风,我们决定等台风带来大雨,天气放晴后再过来拍摄。

那几日,几乎每天下午,大雨都会如期而至。终于,在连续几场大雨过后,一个晴天多云的日子来临了。

当天下午四点,我们满怀期待地向油溪进发。可人算不如天算,车子即将驶入县城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泻而下。我们只能将车停在距离廊桥不到两分钟车程的高架桥下避雨。好不容易等雨势稍减,我们抵达目的地,却发现廊桥下的水位虽大幅上涨,但河水因暴雨冲刷变得浑浊不堪,还裹挟着大量泥浆。原本期待的清澈河水与廊桥相映的画面,瞬间化为泡影。

次日,我们再次前往拍摄,河水虽有所消退,可傍晚太阳落山时,厚厚的乌云完全遮蔽了阳光,拍摄出的廊桥画面黯淡无光,显得平淡而灰暗。又是几天过去,一场大雨后的次日,同样是晴天多云,我们又驾车赶过去,五点多准时赶到油溪村。等待太阳西斜的间隙,我们吃着随身带的小饼干,补充体力,满心期待着能拍出理想的画面。

一直等到傍晚六点,夕阳终于西斜,我带上相机,来到廊桥下游方向。

由于来过油溪多次,我对承安廊桥早已了然于心,这座廊桥又名七星桥、夫妻桥。桥长60米,外宽6.5米,内宽4.5米,墩高4米,五墩四孔,木石结构,桥面由石板和鹅卵石铺成。桥上建有廊屋,桥两侧有雨篷。

廊桥的左右两端均有石阶作为引桥,左边上去,一个小寺庙正对着廊桥,寺庙背后两侧有年岁不同的多棵樟树,其中一棵最大的百年樟树,把寺庙整个遮掩在下面,这棵樟树下还有供人歇息的石凳。一条简易公路从廊桥左边的桥洞下穿过,直达紧挨廊桥头的油溪村。跨过廊桥,右边下方也有一棵樟树,一条简易能容三轮车行驶的小道,从廊桥旁经过。

黄昏时分,夕阳余晖为承安廊桥披上了一层迷人的暖红色调,理想的夕照光影稍纵即逝,仅有短短半小时左右时间。我和朋友抓紧这宝贵的黄金拍摄时间,结合廊桥下潺潺的流水,以及不少跟着父母亲在廊桥下戏水的孩子,不断寻找不同的拍摄位置,尝试不同的快门速度,采用多种构图进行拍摄,捕捉到廊桥与水和人物交融的独特生动画面……

图说:

夕阳之下

归途 (蓦烟如雪 摄)

小路蜿蜒

桥下逐“影”

百年廊桥

古门里的旧时光(小禾 摄)

老椅(蓦烟如雪 摄)

作者:□王冬斌 摄/文
2025-07-24 □王冬斌 摄/文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6036.html 1 光影里的承安廊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