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南平市老年大学教室里,一堂堂“智慧助老”公益课正在火热开讲。
“选好出发地,点这个筛选键,就能按价格挑车票了。”在南平市老年大学的教室里,年过古稀的李芳正跟着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小吴学习手机购票;
“以前学怎么操作智能手机总像‘听天书’,现在大学生手把手教,我不光会发朋友圈,还能剪短视频!”刚上完短视频剪辑课的翁玉珠点开手机,屏幕里是她拍的武夷山盛夏光景,配乐轻快、字幕清晰;
“晚上打开电视就能上课,对我们这种白天要带孙子孙女的老人家来说很方便。”陈若丹是老年大学的“老学员”,两年前因照顾孙子暂停线下课程,直到“南平市老年大学”广电融媒体平台上线,她又成了“线上学员”;
……
从“校际携手”到“云端赋能”“志愿延伸”,为帮助老年群体解决数字化应用难题,让其共享智能科技发展成果,近年来,南平市老年大学深耕智慧助老,积极为老年群体破解“数字困境”。
“智慧助老的创新探索,从我们陆续与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始。”南平市老年大学(延平校区)负责人表示,把高校资源“请进来”,通过“校际共建”模式,让手机摄影、智能设备调试等“时髦课”走进了老年课堂。
定制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课程,从“怎么拍清楚”到“怎么加字幕”,一步步拆解教学;联合高校组建“长青志愿服务队”,队员每周二下午准时到校当“助教”;专门为记性稍弱的老年学员,制作提供手写的操作步骤彩色卡片……渐渐地,老人们的手机里,存下了越来越多生活的美好时刻,移动支付的账单里,清晰地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滴。
然而,“扫码乘车总怕扫错”“在线挂号点半天找不到入口”“点链接、扫码会不会被骗”等老年群体对数字技术的“顾虑”,往往比“不会用”更需要破解。
为此,南平市老年大学组织志愿者带着手机走进社区,摆起“助老服务台”,手把手教老人用APP挂号、查体检报告等。不仅如此,他们还推广应用大字体显示、简化操作步骤的“南平市老年大学”广电融媒体平台,通过集纳120余个本土教学视频、链接1000余条省级资源的线上平台,让老年群体感受到即点即学的便捷。
用真心与服务,帮助老年群体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2024年,南平市老年大学智慧助老案例入选省级终身教育优质案例。截至目前,南平市老年大学“智慧助老”公益课堂先后举办了40期,培训了近2000人次;联动开设了手机软件使用、手机摄影、短视频制作等老年群体所需所盼的9类数字化课程24个班级,参学学员近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