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优化打造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发挥好支农支小再贷款正向激励作用,为乡村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支农支小再贷款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投放,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对其发放的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是通过龙头带动等模式,“以点带面”形成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再贷款资金带动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等县域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发挥再贷款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
截至2025年6月末,南平已备案通过14个示范点,累计获得再贷款资金2.61亿元,惠及农户及企业共575户,加权平均利率4.35%。
“点上开花”,单点示范带动产业升级
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定向引导”,推动单点型示范点产业升级。该行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开发专属产品,如针对粮食、茶等产业推出“福粮贷”“三茶贷”等,引导再贷款资金优先投向乡村振兴示范点。在政策精准滴灌下,单点型示范点经营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主体产值平均增幅超17%,通过拓展销售渠道,营业收入平均提升17.19%。
浦城县万鑫家庭农场获批了“浦城县万鑫家庭农场贷款”,该笔贷款支持农场再生稻、优质稻产业发展。农场利用获得的再贷款资金扩大种植规模,水稻种植规模由原来的4800亩增加到5300亩,其中再生稻面积3500亩;带动周边大户及合作社复垦山垅田种植水稻,年产量由3000吨增加到3200余吨。
此外,该行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省市级政策结合,形成“再贷款+财政贴息”双重支持,通过“再贷款+提质增效贷”,降低单点型示范点贷款融资成本。
近期,顺昌农信联社启动绿色金融服务通道,为福建省长盛竹木有限公司积极申请提质专项贷,通过“金服云平台”,简化手续材料,加快审批流程,采用“先贴后补”方式,为其提供贷款资金217万元,执行优惠利率3.1%,节约年利息成本超2万元。
“面上提质”,区域示范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以“服务下沉+环境优化”为抓手,推动区域型示范点实现金融服务进村,资源要素下乡。在服务机制上,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派员深入乡村,结合乡村集市、文化活动等,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和服务活动,示范点创建以来已推动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超2000人次;在融资环境上,推广“再贷款+整村授信”模式,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助理+关键能人”的组合联合开展“背靠背”评议,全面梳理客户白名单,逐渐提升区域型示范点贷款覆盖率和有贷户数,提高审批效率,贷款审批时间从7天压缩至3天。
松溪县河东村通过“整村授信”模式,将贷款覆盖率从58.66%提升至77.71%,有贷户较2023年末增长32.47%,让农户实现“贷款不再难,办事不出村”。
“经验可鉴”,模式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带动示范点经验可复制、可推广。该行与市科技局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形成“再贷款+科技特派员”支持模式,有效提升再贷款资金与地方特色产业、科特派元素的精准对接,通过乡村振兴示范点经验,将“再贷款+科技特派员”复制推广至更多领域,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邵武农商行为示范点邵武市和平镇中的一家台企——福建和平古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放126万元再贷款,结合科技特派员指导,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1000亩黄精种植基地及日产能5吨的加工厂,培育的“闽精1号”等新品种,带动10余户农户种植黄精2000余亩,年支付劳务工资约70万元,直接促进100多名农民就业增收。
下一步,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将继续加大农支小再贷款支持,适当扩大示范点范围,充分发挥再贷款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并总结示范点成效,加大宣传,撬动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