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1日
第4版: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光阴流转,战火的残酷烈焰早已熄灭,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依然在民族记忆中深深镌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福建,这片山海相依的土地,在那段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从闽海抗战到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石塘整编北上抗日,从华侨倾力支援到台湾义勇队于崇安集结出发参战,无数英雄儿女义无反顾地投身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他们或许只是普通的农民、学生、工人,但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近日,省领导在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时指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切实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勠力同心为全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而团结奋斗。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传和弘扬各位老战士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从中接受精神洗礼、坚定理想信念,更好汇聚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磅礴力量。

什么是抗战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在福建,在南平,在八闽大地的山山水水间,也曾培养出萨师俊、罗化成、李林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抗战英烈。他们之中,有更多的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精神,早已深深地扎根在这片热土。

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就是为了从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苦不苦,想想民族屈辱;累不累,想想抗战先辈。”于我们每一位普通人而言,最好的传承,就是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化作行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勇气;面对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面对失败与挫折,我们要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

不管是在极寒与酷暑的祖国边疆,还是在勇攀高峰的实验室,不论是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还是在基层治理的社区一线,或是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创新创业的浪潮中,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奋斗故事,诠释新时代的抗战精神。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撑。今天的“抗战”,或许不再是枪林弹雨中的冲锋,而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社会进步、增进民生福祉、追求美好生活中,一次次奋勇争先的搏击。这些,都是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斗是最好的弘扬。正如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所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召唤。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篇章。

作者:□郑金富
2025-08-31 □郑金富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7693.html 1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