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第5版:

生态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

作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福建省南平市不断探索实现林农增收、森林增绿、生态增效的多方共赢路径。南平农信系统更是积极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承担起服务林业改革的重任,围绕“四个聚焦”,推动金融服务上山入林,持续增加林业信贷投放。

聚焦政策导向强引擎

围绕金融支持“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以助力南平市打造竹产业千亿产业集群为目标,福建省农信联社南平办事处出台南平农信支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价值链为核心、以组织链为保障,持续推广“竹塑贷”“福竹贷”等产品,打造全竹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截至6月末,南平农信系统支持竹产业近5000户,贷款余额15.84亿元。邵武、光泽等行社在福建省农信联社南平办事处指导下,聚焦林下经济,加强与林业部门的联动创新,创新推出“林权贷”“林业股权贷”等林业金融产品。邵武农商银行发放全省首笔林下经营权贷款——“林下经营贷”,助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创新做法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聚焦信贷创新抓投放

一是全市推广“福林·兴林贷”。福建省农信联社南平办事处积极融入“森林生态运营中心·四个一”林业股份经营模式推广工作,配套出台南平农信“福林·兴林贷”产品推广方案,打造“信用+增信+风控”服务模式,包括“纯信用贷款”“信用体系+林业要素”“信用+N”等增信模式以及“信用+第三方增信+林权收储”风控模式,形成金融支持林业改革发展金融品牌。

二是联合推出“福林·股权合作贷”。福建省农信联社南平办事处与南平市林业局、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近期联合印发“福林·股权合作贷”金融创新产品推广相关文件,该产品列入了南平市绿色金融资金池财政贴息范畴,按照一年期LPR的10%贴息,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激活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一户一股权”金融价值。截至6月末,南平农信系统涉林贷款余额38.26亿元,较年初增长15.46%,其中“福林·兴林贷”贷款余额10.95亿元。

聚焦生态产品找路径

福建省农信联社南平办事处抓住南平市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契机,主动融入“双碳”目标和生态省建设布局,推动顺昌农信联社与森林生态运营中心开展合作。该产品依托“一元碳汇”项目,将脱贫户、脱贫村拥有的碳汇收益权通过平台设定质押,重点支持拥有林业资源“碳汇权”的脱贫户、脱贫村等经济主体,着力解决拥有林业资源,从事林业、农业等相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近年来,顺昌农信联社依托“一元碳汇”小程序打通支付通道,融合顺昌县“大圣IP”,发布大圣零碳卡,助力城镇居民零碳消费,持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截至6月末,顺昌农信联社已办理“碳汇致富贷”215笔、授信金额近2000万元;大圣零碳卡2822张、授信金额近4000万元。

聚焦科技赋能促提升

福建省农信联社南平办事处围绕“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持续推进辖内行社金融科技应用,指导建瓯农商银行将业务发展与数字政府建设相融合,探索资金、资产、资源利用模式,及时获取林地林木资源信息空间分析“一县一数库”建设需求,通过“省联社—办事处—行社”三级联动,与林业部门合作上线“建瓯市森林生态在线运营平台”,实现林权在线交易、林业金融产品申请、政策法规查询、办理合作造林、碳汇开发、林下空间流转等业务功能,促进林业要素与金融要素深度融合。现由福建省农信联社整合为“林业要素管理平台”在南平全辖推广,助力南平“森林生态运营中心”一县一数库建设。

南平农信系统将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林下经济、乡村振兴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在新起点上全方位高质量助推林业改革发展,真正将南平生态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做到既享生态“颜值”又创生态“价值”。

(作者系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南平办事处副主任)

作者:□王民权
2024-07-26 □王民权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0473.html 1 生态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