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第6版:

李光复: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

王敏 摄

扫一扫 看一看

李光复与读者谈阅读体会 方诗琦 摄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在阅读分享的现场,李光复高声诵读着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他意气风发的样子,仿佛带着读者、听众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

说起与阅读的缘分,李光复回忆了自己从学时的经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年一位老师的教诲。他说,‘阅读,能把我们从狭窄的河道,带入浩瀚的海洋’,所以我这次的阅读分享里,用了‘以书为舟’的主题。”李光复娓娓道来,阅读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实不那么容易,而这时,便要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开始,寻找读书的乐趣。

坐在一间充满阳光的屋子,沏一壶香茗,读上一本喜欢的书……这是李光复认为的人生中“最享受的时光”。“阅读,包括了‘阅’和‘读’两个部分,特别对于一位演员、话剧演员而言,‘读’更为重要。”李光复说,从年少时接触阅读,到后来成为演员,陆陆续续读了好多与诗词相关的内容,特别是读诗词时,感受的音韵之美,深深地打动了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塑造他。

“一个人的外貌,常常是他灵魂的样子。”李光复分享着他曾扮演过的那些角色,从《梦醒时分》里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到《人民的名义》里的郑西坡,再到《人生之路》里的德顺爷……他说:“影视、话剧演员拼的不仅仅是演技,更拼‘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既包括演员本身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还包括其人物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与传递。”

“演”是形式,而内涵在于“塑心”,演员进入角色时,需要补充生活阅历,增添阅读经历,要有“书卷气”。“我其实很推荐大家多阅读一些名家的戏剧作品,比如老舍的《茶馆》。”在李光复看来,戏剧创作是很难掌握运用的文学语言,它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人物塑造不能脱离于生活,但又得抓得住人心、吸引得了观众。

你看,大多数人的认知,只是片面的,但阅读,或许能帮助人们打开或认识到世界的不同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悟(务)百种业,从百位师,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生活成为涌动不息的‘源头活水’。”曾多次游览武夷山水的李光复表示,南平人文底蕴深厚,有看不完的山、水、茶,还有大儒朱子琴书半世纪的积淀……这些,都值得人们停下来、慢下来,细细品读。

作者:
2025-04-15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1641.html 1 李光复: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