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8日
第6版:

误被蛇咬 这些处理细节应知晓

夏季,蛇类出没频繁。据了解,每年4月至10月是毒蛇咬伤多发期,7月至9月是蛇咬伤高峰期。

不可盲目相信民间“土方”

在被蛇咬伤后,很多人因不懂蛇是否有毒,盲目相信民间的“游医”并使用“土方”,造成了严重后果。

南平市人民医院蛇伤治疗专科主治医师黄宁介绍,30多岁的刘女士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被眼镜蛇咬伤左手。当时,刘女士伤口周围皮肤肿胀,并有血液流出。刘女士第一时间没把伤情当一回事,选择自行回家处理,她将伤口对着高压锅的蒸汽口处理,症状不见好转,左上臂反而进一步肿胀。之后她拨打120,救护车将她送至南平市人民医院蛇伤治疗专科。“入院时,患者刘女士的左手皮肤呈青黑色,局部可见渗液,皮温降低,桡动脉搏动减弱。她因为错误的处理方式加剧了伤情,也延误了救治,这个案例比较特殊,她最后没能保住自己的左手,只能截肢。”黄宁说。

而一名7岁的小患者被眼镜蛇咬伤后,伤口局部肿胀,疼痛不适,家属迷信偏方,使用未消毒的小刀切开伤口,并用不知名草药外敷伤口。因自行救治效果不佳,患儿被送至医院后,伤口已经红肿,局部有渗液,最后伤口大面积感染,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才恢复患肢的功能。

“不要盲目相信民间‘游医’的‘土方’,乱用中草药,也不能用嘴吸毒,甚至火烧或冰敷伤口,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黄宁提醒,一旦被蛇咬伤应立即就医,不能麻痹大意。再者,针对幼儿被蛇咬伤,作为家长或监护人,应及时安抚患儿,防止患儿情绪过激,避免因挣扎加速毒液扩散。后续要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遵医嘱完成后续抗感染、破伤风预防治疗。

被蛇咬伤并进行后续治疗时,应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无论中西医都会使用抗蛇毒血清,被蛇咬伤后最重要的是不要耽误救治时间。”黄宁说,中医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蛇伤的临床分型采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特色疗法。内外兼治,因证施治,抢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康复。

切记紧急送医处理

我们在户外游玩或劳作时,如果被蛇咬伤,第一时间该如何处理呢?武夷山市立医院重症监护二区主治医师周靖总结了六个处理要点:第一,在被蛇咬伤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激动,应缓步撤离,防止再次被咬伤。患者和身边人要尽量记住蛇的形态、颜色、花纹等特征。在撤离的时候,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素扩散。第二,在被毒蛇咬伤后,患者要及时摘掉受伤肢体上的戒指、手镯、手表等饰物。第三,就近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降低伤口周围的毒素。第四,推荐使用“加压包扎法”处理伤口。即用宽布带、纱布卷甚至弹力袜等,从咬伤处的近心端开始,用力、均匀地向近心端方向缠绕包扎。包扎范围应覆盖整个受伤肢体,从咬伤处上方一直包到肢体根部。第五,尽量全身完全制动,尤其受伤肢体制动,可用夹板固定伤肢以保持制动,受伤部位相对低位,可使用门板等担架替代物将伤者转运的地方,尽快将伤者送到医疗机构。第六,尽快拨打120或前往医院,优先选择配备有抗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

在已经被蛇咬伤的情况下,如何区分蛇有毒无毒呢?据介绍,有毒蛇伤口多呈“..”状,无毒蛇伤口多呈锯齿状。福建地区较为常见毒蛇有眼镜蛇亚科的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银环蛇,蝮亚科的五步蛇(尖吻蝮)、烙铁头(原矛头蝮)、竹叶青(多见为福建竹叶青、白唇竹叶青),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

作者:□本报记者 王筱莹
2025-06-18 □本报记者 王筱莹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4447.html 1 误被蛇咬 这些处理细节应知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