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郭城村村头,抬头看到一座险峻高挺、峰峦连绵的大山,如巨幅屏风横亘在天边,那是顺昌最高峰——郭岩山。
郭城村就位于郭岩山峭壁千仞的南坡山脚。暮春时节,山上栲树开着一树树金黄、木黄、米白的花,覆满树冠与山色相映成趣。
五月的天,晴空万里,我们从黄岩庙左侧一条小山路上山,穿行在翠绿的竹林里。阳光透过密密的竹叶洒下来,光影斑驳,远处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
在竹山攀登40分钟左右,突然感到眼前有光晃动,我们来到山背,一处山垭口小平台,山背另一侧也有一条山路爬上来,于此汇集,且山坳两边均种有茶叶。因两边没有山峰遮挡,山背颇为敞亮。左右各有一条山路延伸向上,左上路标“郭岩山青云观”。
左上进入阔叶林带,开始有石阶路。
石阶长满青苔,落满经年的腐叶,山路蜿蜒在繁茂的树林中,盘旋向上。置身林间,脚下踩着深厚柔软的苔藓落叶,鼻间闻着草木的芬芳气息,耳旁听着林涛鸟语,身边拂过野林山风,让人顿时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随着山势抬高,眼前渐渐开阔了些,透过树木的缝隙,能看到远处簪花的山峰。山林不时传来鸟鸣声,不时一阵又一阵山风吹起,静默的花草树木不由自主地随风起舞,随着山风的节奏,我们攀上了山脊。来到两山之间的一道窄小通道。
郭岩山脉是杉岭东伸支脉,连绵上百公里,山中多火山岩、花岗岩,山顶的岩石历经风霜雨雪的精心打磨,千姿百态,且具灵性。看,那窄小通道上有几块巨大的石头垒叠着,远远看去它歪歪斜斜,似乎就要倒塌下来,可是用力推它却岿然不动。这是“仙人叠糍”。旁边就是“虎探井”,三面悬崖石壁就像是人工削过一样,围绕起来就像是一口井,约有八九百米深,井口有六七米宽。南面的峭壁,薄薄的就像是一道“石闸门”,把东西两座山紧紧锁住。井口悬崖壁间突兀探出一块岩石,远远看去像是老虎的头,它在险峻的峭壁间向外探望,好像在审视着来来往往的路人。
这道石闸门通道甚是险峻,贫瘠的岩石上生长着一小片硬叶树木,繁茂、硬质、带有锯齿的翠绿树叶遮蔽着坚实的树干。这就是“乌岗栎”。这片山脊上比手臂粗的乌岗栎林,在这里已经静静地长了几百年了。我们在乌岗栎树下的岩石上静静坐着,任山风吹拂。
走过了这座山头,踏进另一座山峰的山脊,平坦的山脊顶上长着密密的大节竹,布满厚厚的落叶,踏在其上,发出“沙沙沙”“砰砰砰”的声响,仿佛踩着松软的地毯,又如行走于棚楼草顶之上,大概因窄小山脊两侧长满大节竹的根,盘根错节于山路之下,才会踩上去发出如此回响。
正在这时,突然遇见一位挑着两麻袋东西的山民,我注意到他肩上的扁担上还多放了一根树枝,想来这担子不轻。攀谈后,知道他是从建瓯上来的,挑的是大节竹的竹笋。那麻袋看起来沉甸甸的,真佩服山民的体力。后面又遇见来自建瓯的一对采笋的夫妻,突然就觉得古道不再那么不食人间烟火。
山头的大节竹是郭岩山的一大天然景观,成片的大节竹仅郭岩山山顶才有。大节竹不大,只有成人拇指般粗,竹节粗大,竹也不高,两米左右。密密的竹林中无任何杂树,山风吹来,竹叶沙沙作响。有些路段杂树若长过竹林,便是大节竹和杂木共存。不然密不透风的竹林里,别说走兽难行,小树也无法存活。蜿蜒在竹林里的山路,若不是千百年来人为的干扰,大概早被大节竹侵占覆盖了。走在幽暗的大节竹林里,天色瞬时暗了好几个度,感受到大节竹繁茂的生长力带来的莫名的压力。
走了许久,才走出竹林。在路旁,我看到一块牌子,写着“肿节少穗竹种质资源保护区界”,并标了东南西北界。之后不久我们从山门南侧进入青云观。
从黄岩庙至青云观,我们用时三个小时。
山门是一座香黄色建筑,上书“青云观”三个大字,石柱上有一对联“高卧青云观北斗,更依莲台朝天门”。石柱下立一小牌子“我在这里两千年,只为遇见你……”让我差点落泪。经过千辛万苦,我终于登上郭岩山。
郭岩山位于岚下乡郭城村北部,与洋墩、仁寿两乡及建阳、建瓯相邻。群山连绵,纵横三百里,含黄岩、龙岩两山,峭壁千仞,宏伟秀丽,誉称“天柱”。传说郭洞阳曾于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隐居于此,练气葆元,故而得名。
由牌坊门上行,进入一块非常开阔的盆地,这就是郭岩山顶,整个布局据说是“八瓣莲状”,“莲心”上原来建有青云寺,传说青云寺为郭洞阳所建。
据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拨库银四万两重修青云寺,改名为“妙应寺”。我们在草丛中看到直径达1.1米的巨石柱础和大量的石柱以及“妙应”残碑。《郭岩春秋》载,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为妙应寺题诗“名魁上郡无双景,秀夺西瓯第一山”的压轴名句。
北侧的“莲瓣”上,建有石庙,始建于汉代,为郭岩开山祖师塔。走进石窟,一股阴凉的气息扑面而来,拱形石顶上,布满了灰白色的苔斑,上面隐隐约约有不少的题刻,增添了石窟的清幽和神秘……
急匆匆地游览,寻找早已听闻的郭岩人文景观,汉代炼丹坛遗址、圆月池、和尚殡殓石塔,尤其是古井千年古木。《建瓯县志》云:“为汉唐时物”,民间传说是“千年不朽木”。正所谓“静卧青云观星斗,笑倚莲台朝天门。”
那时已下午一点半,因赶着下山,匆匆果腹,问好方位,准备登临郭岩山最高峰。其在青云观南侧的山巅。青云观处1266米,那么还需再登117.7米。一鼓作气登上那个长满灌木林的山头,这里也有众多的杜鹃花丛,可惜大多花期已近尾声。
我们终于登临星亭仙顶,站在山巅,但见“紫云铺四海,郭岩收千山。”山巅鸟瞰,百峰争辉,千岩竞秀,令人飘然欲仙,心旷神怡。峰下奇竹苍翠,林木葱茏,层峦叠嶂,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群山蜿蜒起伏,阳光照射下,淡淡的烟云反射光芒,笼罩峰峦,朦朦胧胧勾勒出一幅巨大的水彩画,多么美妙的景象。
回眸远眺高高的郭岩山,那不染尘世风霜的美已深深印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