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李冰 通讯员 占婷 文/摄)近日,武夷山首批两个村级胸痛救治点在兴田镇仙店村、城村村卫生所正式建成启用,切实打通急性胸痛救治“最后一米”,筑牢基层健康防线,推动“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胸痛救治点”县乡村三级一体化救治网络建设。
在武夷山市立医院胸痛中心主导下,为试点卫生所配备实用型心电图机。专家在现场进行设备操作、数据传输、联络对接及“胸痛急救一包药”使用的“手把手”培训,确保村医熟练掌握规范与转诊流程,夯实“基层采集、上级诊断、规范处置、快捷转诊”基础。
“村医只需完成基础心电图操作,数据便能通过‘胸痛救治点工作群’实时传送至武夷山市胸痛中心平台。”武夷山市立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郑丽英介绍,武夷山市级专家远程诊断后,第一时间指导村医现场用药或启动转诊,显著缩短救治时间差,为抢救生命赢得先机。这一智慧互联模式是提升基层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关键。
选择仙店村和城村村为首批试点,是武夷山市科学评估的结果。武夷山公立总医院院长林清飞指出:“城村辐射旅游区流动人口,仙店覆盖工业园区务工主力,两村可惠及近万人口。当地村医基础好、配合度高,具备打造‘示范样板’条件,经验将为武夷山全市推广提供依据。”
武夷山市立医院胸痛中心将跟踪试点运行,优化流程,并逐步将救治点覆盖至武夷山全市七个乡镇符合条件的村卫生所,实现村级救治网络全域贯通。这也是武夷山市深化医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构建“4+N”全民健康医防融合体系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