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背井离乡叫生活所迫,如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魂牵梦萦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也有一种背井离乡叫光宗耀祖,如科举及第下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过现在也有一种新式的“背井离乡”形式,就是“老的跟着小的走。”这有点类似风筝,早先,线头紧紧攥在父母手中,儿女飞得再高,也是我们视线所能及的一道风景;如今老了,线头攥在儿女的手中。无数的我们,追随着他们的脚步,飞向天南地北、海角天涯。
这种背井离乡,也可以称之为“心会跟爱一起走”,因为,这是父母对子女疼爱的血脉延续。许多人退休后,故土别离,家乡远望,将自己的晚年光阴无怨无悔地融入子女的人生圈,买菜做饭,看孩顾家,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再者,我们这些人,一生寄托可能就是儿子或女儿,他们在哪里扎下根,我们也就将爱的行迹传递到哪里——为的是多看一眼,多听一声。
女儿大学毕业后,在福州成家定居。退休之后,我和妻子也从浦城来到了福州长住。确切地说,我是在福州的北面,一座叫贵安新天地的新城,将一颗流浪的心静静安顿。
隔着一条清洌洌的敖江,对面就是人们称之为“老贵安”的地方。此地,有一尊大儒朱熹的塑像,底座上的碑文,介绍了贵安之名的得来:宋庆元三年(1197)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朱熹被斥以“伪学魁首”遭落职罢祠。公元1198年,朱熹遁迹至贵安,寓居桃源大坪寺,并在贵安结庐讲学,备受乡民拥戴,使其安然地度过了一段黑暗时光。乡民尊朱熹为大贵人,贵安也因此而得名,意寓“贵人得安”。
理由,有时是一个借口,不想起来晨练,便说昨晚睡得太迟。而有时,理由是一种人生选择,与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生活追求密切相关。如有人似闲云野鹤,浪迹青山绿水间;有人大隐隐于市,喜欢在滚滚红尘中坚守心灵之安宁。
而我,既受不了乡村野趣的寂寞清苦,又过不惯车水马龙的喧嚣烦躁,所希冀的是在宁静与繁华间找一个较为平衡的支点。
此心安处是吾乡,贵安,成为了我的养老之地。
这是一个城市中的乡村,乡村中的城市,毗邻市区,繁华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深度辐射,现代化气息浓郁。纵目极舒,成片的全新高楼大厦,从你立足的脚下一直连绵延伸到天际的朵朵白云间,宛若一片无垠的海洋,碧蓝如洗、波澜不惊。看不见残垣断壁的留影,寻不到陈砖旧瓦的踪迹,只有一株株保留下来的苍苍古树,默默诉说昨天的故事。
随着逐渐步入老年,人生之欲便如盒中抽纸一般,抽一张少一张。可是只有一种愿望,却像浇了油的篝火越烧越旺,那就是含饴弄孙,尽享天伦。
有时,忍不住想外孙女、外孙,驱车半个多小时便可到达。一推房门,小外孙踏着一句喜出望外的“外公”声,飞奔而出,直扑入怀;进得房去,正在埋头苦读的外孙女,站起身子,斯斯文文地来上一个春风化雨般的拥抱……
立时,时光凝固,情感定格,唯有此人间至情、至欢,方为最绚丽的生命之花,最甜蜜的人生之果。
我们也曾中流击水,我们也曾引吭高歌,我们也曾收获鲜花掌声。然而,潮涨潮落,历史规律,人生易老,无法抗拒。那么,今天的我们,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少思过往,不问朝夕,寻一方灵魂的净土,安置苍老的身心,把血红的夕阳点成一盏美丽的路灯,照亮我们的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