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李冰)一片片纸、一根根线,在指尖翻飞中逐渐成型为精美的纸灯笼。8月13日至15日,武夷山市残联举办2025年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纸灯笼制作)培训班,20名学员在匠人指导下,学习纸灯笼制作,解锁灵活就业新技能。
拼模、绕线、糊纸……培训现场,学员们神情专注,动作渐趋熟练。“我平时靠跑摩的补贴家用,妻子做保洁,家里还有母亲需要照顾。”视力二级残疾的黄荣富说,“做纸灯笼需要耐心,拼模、绷架、糊纸环环相扣,但老师教得很清晰。按件算钱,时间灵活还能顾家,对我们来说真是条好出路。”
为了让学员们更直观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前景,主办方还组织学员到合作企业武夷灯饰有限公司参观,了解生产流程和相关合作情况。“为提高残疾群众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和适用性,我们精心准备了这次培训,力求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武夷山市残联就业中心负责人介绍,培训结束后,学员可选择在合作企业集中制作,或将制作材料领回家,居家完成核心工序。这种“家门口”的灵活就业模式,为需要照顾家庭或行动受限的农村残疾人开辟了一条可持续的增收新路。
据悉,武夷山市残联下一步计划举办残疾人养生推拿技术培训班,为学员提供专业、实用的推拿技能培训。自去年以来,武夷山市残联已累计举办电商运营、种植养殖、烘焙等多个领域的残疾人技能培训,持续为残疾人就业增收“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