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2日
第5版:

践行能动司法 保护生态环境

本报讯(陈颖诺)2023年12月27日,顺昌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滥伐林木罪案件。该案系南平市首例适用生态环境审判技术调查官制度审结的刑事案件。

2022年1月,被告人张某卫、杨某发、张某和三人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请工人将其购买的山场的林木砍伐,并出售一车木材至高阳乡振科村的一个加工厂,销售金额为6000元。经鉴定,被采伐林地面积12亩,采伐林木立木蓄积量为31.1立方米。案发后,三名被告人主动到顺昌县公安局投案,如实供述了滥伐林木的犯罪事实,并退出非法所得6000元。

为更好地查明案件技术事实,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顺昌县法院组织召开庭前会议,与顺昌县国有林场业务部相关负责人签订了《生态环境审判技术调查官聘任合同书》,聘请其作为生态环境审判技术调查官,参与被告人张某卫、杨某发、张某和滥伐林木案诉讼活动。

会上,生态环境审判技术调查官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就《原地复绿补种合同》提供专业技术意见,对当事人进行专业解读和专业指导。

鉴于被告人张某卫、杨某发、张某和具有自首情节,认罪认罚,并与顺昌县高阳乡上村村签订《原地复绿补种合同》进行生态修复,三人均被顺昌县法院以滥伐林木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并处罚金26000元。

据悉,该案是顺昌县法院充分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的又一生动实践,通过引入生态环境审判技术调查官制度,在原有复绿补种的基础上,由技术调查官对三被告人履行修复义务的行为提出专业意见,进一步强化生态修复效果,让曾经的违法者,变成林木的守护者,让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作者:
2024-01-02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1360.html 1 践行能动司法 保护生态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