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或是深红,或为墨绿叶子的衬托下,一丛丛红色果子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红艳艳得惹人注目,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触碰。近日,一则大学生“错把商陆当作人参,误食后睡了17个小时的视频”引发热议,而我省多家官方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也于近日发布“看到这种红果子,千万不要误捡误食”的推文,警示市民朋友远离“红果子”,“红果子”是什么植物?起到什么作用?冬季出行还需警惕哪些野外植物呢?
“延平区的南天竹主要种植在朱熹路一带,作为行道树来栽种。”延平区园林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肇剑介绍,不少微信中提到的“红果子”就是南天竹。据悉,南天竹又称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天竹等,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江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近期,正是南天竹果子转红的时期。
笔者发现,在一些公园内,许多孩童会将南天竹的果子摘来当作玩具,摘下的南天竹果子在短期内能否再生?王肇剑解释,南天竹的果子转红,意味着果子成熟,摘下后短期内不会再生,市民朋友应文明观赏公园内的植物,不要随意采摘。
南天竹果子是否有毒呢?笔者查询得知,新浪微博上认证为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的“植物人史军”在一则视频中介绍道,南天竹是小薄科的植物,它的体内含有很多的生物碱,虽说毒性不大,但吃下去对人体也会有一定影响,建议大家不要做亲密接触。
此外,老公银、苍耳子、曲菜娘子、毒芹、野生地、曼陀罗、龙葵、商陆等野草、野菜也有一定毒性,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冬季在外踏青,一定要仔细辨别,不可轻易采摘食用。
(鲍通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