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第7版:

喝酒暖身防冻疮, 真的如此吗?

喝酒能不能暖身防冻疮?在吃饭时,面对亲友的盛情劝酒,总免不了喝上两杯。有人甚至说:冬天适量饮酒可以暖身。实际上,酒精会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膨胀,血液加速流动。人体肝脏等器官储存的血液也会流向身体表面,人自然会感到体表发热。

然而,这只是暂时现象,因为身体散热速度加快而付出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向外传输热量,身体的热量在大量丢失后,人会感到更冷。因此,喝酒可以暖身只是假象。

针对这种说法,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伤也分为很多种。所谓冻疮,属于非冻结性冻伤,是由于手或足长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暴露在寒冷、潮湿条件所致。其原因,可能是低温潮湿的作用,使血管处于长时间收缩或痉挛状态,继而发生血管持续扩张,血液瘀滞,血细胞和体液外渗,局部渗血、淤血、水肿等。有的毛细血管甚至小动、静脉,受损后发生血栓,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和皮肤坏死。

患了非冻结性冻伤以后,会出现寒冷和针刺样疼痛,皮肤苍白,可起水疱,去除水疱后见创面发红有渗液,并发感染后形成糜烂或溃疡。之所以易复发,可能与患病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有关。

针对冻疮形成的原理,要想科学预防,应遵循防寒防水原则。对于患过冻疮者,尤其是儿童,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并可擦涂防冻疮霜剂。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未糜烂者可涂抹防冻疮霜剂,有糜烂或溃疡者应用抗菌药和皮质甾的软膏。

这样看来,喝酒防冻疮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而且,喝酒会使人体血管扩张,进而加大人体热量损失,而且饮酒后人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甚至不注意防冻,进而产生严重后果。

(来源:科普中国网)

作者:
2024-01-31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2899.html 1 喝酒暖身防冻疮, 真的如此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