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范淑娟)“我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钱,十分感谢!”收到货款后,原告激动地说。近日,松溪县法院通过“共享法庭”线上诉前调解一起跨域买卖合同纠纷,高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2020年4月17日,原告某工贸有限公司与被告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出售水箱并按被告要求到指定工地进行安装,原告按约定安装水箱后,被告仅支付了部分货款,剩余2.5万元一直未支付。原告多次催款,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原告诉至松溪县法院。
立案庭法官收到案件材料后,发现案件事实清晰、法律关系简单,调解可能性较大,且考虑到被告远在外地,进入诉讼程序会大大增加诉讼成本,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尽快化解纠纷,法官积极与双方当事人联系,并运用“共享法庭”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
法官耐心疏导双方情绪,从有利企业长远发展、互惠共赢角度出发,释法析理,同时设身处地为被告计算企业涉诉成本,敦促其克服困难,主动履行义务。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当场履行了拖欠的2.5万元货款,纠纷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