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原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的。
我走进校园,发现校园中处处有书,充裕着浓浓书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众多名人名言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我们置身在书海之中,尽情遨游,享受阅读的天堂、读书的乐园。
既要爱读书,也要会读书。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进”:精细专心,掌握所读书的内容、主旨。“读出”:明辨审问,为我所用,为我开智。我从知名学人阅读方法和自己的多年的阅读经验中,归纳出“五读”“五用”阅读法。“五读”,即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深读。“五用”,做到“学以致用,学以善用,学以通用,学以活用,学以精用”。
读书要读出乐趣、读出益处、读出智慧、读出所以然。老子《道德经》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事物从微小开始,不可一步登天。从一本书开始,读懂、读透、读为精用,得到知识,寻觅智慧。哲学家朱光潜在《读书有味》一文谈到:“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1部书精读10遍。”
《诗经》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头,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民歌唱,誉为“葩经” ,《诗经》给予人无声音乐感、母语的美感、强烈画面感。十多年来,我手不释卷阅读《诗经》,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正如苏东坡诗句“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一本好书,可以享受到在阅读中成长的喜悦,获得影响终生的教益。
读书人须得知书达礼、熟读诗书,有教养、懂礼仪。古人读书做学问从政,将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尽孝父母、和睦兄弟、尊老爱幼、谦恭礼让……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准则。如是,同学们应志存高远、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做个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家教中很重要的是亲子阅读。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可针对孩子学龄选好读本,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激发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魅力。
家长们要乐于读书,也乐于亲子阅读,陪伴孩子读书,言传身教,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千字文》有一千个单字之音形义,有说不尽的文史知识和人文典故,对教会孩子识字、初学古典文、了解华夏历史、习读儒家经典,至今仍是蒙学最佳基础读本。同时,兼读《三字经》《千家诗》和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的中国古典名著和中外优秀绘本。亲子阅读要与亲子活动相结合,开展健康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大家不妨组成“妈妈导读团”,发挥示范作用、辅导作用,分享“亲子阅读”的乐趣与成效。
比如,举办“亲子阅读沙龙”“国学经典游学班”,邀请所在地名家讲课;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国学班、礼仪班、楹联班、书法篆刻班,参加文庙祭孔活动等,充分感受华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参观游览各大博物馆,拜访名家、欣赏古字画,扩大眼界,增长见识,通过现场实地观察体验,感受阅读“无字书”的乐趣。
家长应注重自身阅读、家庭阅读、亲子阅读,参与各种读书活动与家长之间的阅读交流。在阅读中做出榜样,让阅读成为良好家风,孩子有“读书声里是吾家”的自豪感、荣誉感。孩子们则应读好课本,课外读好一本书,积极参加班级、学校各种阅读活动,善于和同学共享阅读的心得体会和乐趣,建立自己的小书柜,通过大量的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自觉成为家庭阅读“小小导读师”、校园班级阅读的“小小阅读推广人”、学校图书馆的“小馆长”、以及社区(乡村)阅读的“小志愿者”。
“书香盈室”,家中有书,有书可读,满屋书香弥漫,正是今天所倡导的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的起点。“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营造家庭书香氛围,构建书香“精神乐园”。
“读书之乐乐无穷”“最是书香能致远”,打开书本,我们一起读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