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在南平航天体验馆举办的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无人机锦标赛中,吸引了全省各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俱乐部参加,共300多名在校学生参与到这场“空中之战”中,“翼”决高下。
此次大赛覆盖小学、初中、高中,是全学龄段的无人机专业赛事。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更展现了福建省在无人机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不断进步。
“近几年,参加航空模型运动的人在快速增加,赛事种类及规模也在增加、扩大。今年暑假以来,在南平航天体验馆就举办了3场无人机类赛事,约有1120人参赛。”南平市航空运动协会会长伊健说,这几年无人机竞赛参赛人数不断走高,这与“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
航空模型运动的发展在中国起步不算晚,但长久以来都是小众项目。随着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覆盖农业、物流、勘探、救援等多个方面。无人机技术的普及,也使越来越多学校开始开设无人机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无人机实践操作的机会。
在青少年无人机比赛中,既有无人机旋翼个人飞行赛、无人机越障碍打击赛、无人机竞速穿越赛等个人项目,也有三对三足球无人机、空中格斗赛等团体赛项。考核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操控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编程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全面涵盖了科技素质教育的要求。
记者在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无人机锦标赛竞赛现场看到,参赛者既有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也有初、高中学生。“咻咻咻”,比赛场地内,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选手手握遥控器,熟练地操作着一架架无人机,时而穿越一个个门墙,时而精准翻越障碍,迅猛地闪转腾挪,无人机划破空气的声音激荡在耳边,激起选手及观众热情。
“每学年开学无人机社团招新,总是很快‘爆满’。目前我们学校有近百名学生参加无人机社团,更组建了一支20人的无人机队。”此次比赛共产生30枚金牌,松溪县人民小学教师、无人机队教练胡荣福带领松溪县27名中小学生参赛,获得了5枚金牌的好成绩。
胡荣福告诉记者,2012年起松溪县就推广建立校园航模社团。在此基础上,2020年起松溪县陆续有人民小学、实验小学、水南小学等多所学校开设无人机兴趣班,并建立社团性质的无人机队。
“无人机易于上手却难于精通,想要玩得好,还是要每天练习的。”松溪县人民小学六年级学生白翎辛说,他已有3年的无人机飞行经历,不仅没影响学习,还自学了很多知识。
“学校的机器很专业,操作精准,而且我们也有老师的指导。”此次比赛,白翎辛捧回了小学组无人机竞速赛(空心杯)金牌,他认为低空飞行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寄托着他对梦想的追求,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飞行员或者宇航员。
在南平,无人机竞赛越来越受学生喜爱,像松溪县人民小学这样开设无人机兴趣班的中小学共有40多所。无人机竞赛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动手动脑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爱航空、爱运动的情怀,树立“航空强国、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助力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后备人才。
“社团课上,学生们主要是学习无人机理论知识,以及练习机构组装和飞行。”胡荣福说,无人机课程涉及航空、电子、机械、控制等多个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种技术和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
面对十来岁的小学生教学无人机相关知识,如果仅仅只是枯燥地讲解知识,难免会使他们感到无趣,甚至心浮气躁。“但在组装并驾驶无人机过程中教导科技相关知识,孩子们就会乐于接受。”胡荣福认为无人机课程的特别之处在于动手与动脑结合,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渐渐地,一名名小“飞手”从“跌跌撞撞”到“健步如飞”,最终在赛场上“一飞冲天”。据悉,松溪县有7名选手获得国赛一等奖,3名选手获中国航模运动国家级三级运动员,建阳有3名选手获得了国赛三等奖。
“无人机在体教融合方面的校内教育具有先天优势,这两年不断有学校主动‘上门’,表达开设航空航天社团和课程的想法,我们南平市航空运动协会都会给予技术指导。”伊健说,目前南平市航空运动协会入档的学生已有3600多名。
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但无人机的梦想仍在飞翔。“科技之翼”正在南平校园中迸发活力,为进一步推动南平无人机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奠定基础,也为南平的科技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