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第8版:

不吃芋饺枉到建瓯

芋饺

在闽北小吃界,建瓯光饼早就美名远扬。然而,建瓯芋饺的魅力也不遑多让。“我们这里天天有人排队买芋饺。”在建瓯市区经营一家芋饺店的李先生说。建瓯人对建瓯芋饺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建瓯光饼,以至于当地俗语说:“不吃芋饺枉到建瓯”。

芋饺这一建瓯的特色美食,在建瓯方言被称为“枷鞑仔”。它的故事颇为传奇,与建瓯市东游镇紧密相连。关于“枷鞑仔”的来历,流传着许多传说。一说,芋饺始创于元朝。那时,元兵进犯福建,人民对元兵极为痛恨。于是建瓯人便用芋头和地瓜粉包裹肉馅,制作成三角形的饺子,并将饺子称为“枷鞑仔”下锅煮食,以泄愤恨。后经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品尝到的芋饺。另一说,芋饺的起源追溯到了清朝。相传清兵打入建瓯城时,城里人为了避难,纷纷逃往乡下东游。东游人一时之间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菜肴来招待亲朋。情急之下,他们将芋头煮烂,调入地瓜粉,制作成饺皮,再将家里现成的瘦肉剁碎包入其中,捏成菱角状,放入锅内煮熟后捞出。城里人正饥饿之时,尝到这等美味,纷纷连声称好,并询问这道菜的名字。感叹清兵可恶,于是脱口而出:“这就叫‘枷鞑仔’。”

不论起源于何时,芋饺的美味是毋庸置疑的。建瓯芋饺的滋味令人啧啧称道,它不仅听之令人食指大动,瞧之更是口齿生津,嚼之则食欲大增,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美食。芋饺的外皮滑而不腻,咬上一口,能清晰地感受到芋头的绵密与地瓜粉的弹性,而内里的肉馅则鲜美多汁,与外皮完美融合,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气。

要制作正宗的建瓯芋饺,选材和工艺都极为讲究。首先,芋头的选择至关重要。建瓯人通常会选用当地特产的优质芋头,这种芋头口感细腻,香味浓郁,是制作芋饺的最佳原料。将芋头去皮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煮熟,直至芋头变得软糯。接着,将煮熟的芋头捣成泥状,加入适量的地瓜粉,边加边揉,直到面团变得光滑而有弹性。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面团太干或太湿都会影响芋饺的口感。接下来是制作馅料。建瓯芋饺的馅料通常以猪肉为主,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剁成肉末,加入适量的酱油等调料,搅拌均匀后腌制片刻,让肉馅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蒜末等配料,增添馅料的风味。

包芋饺也是一门技术活。将揉好的芋泥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取一个小剂子,放在手心搓圆压扁,再用手指轻轻捏成碗状,放入适量的馅料,最后捏合边缘,封好口,捏成三角形或菱角状。芋饺的形状虽然简单,但要捏得既美观又结实,却需要一定的手劲和技巧。

煮芋饺时,将水烧开,轻轻放入芋饺,用勺子轻轻推动,防止粘连。待芋饺浮起且表皮变得透明时,即可捞出装盘。此时的芋饺外皮滑嫩,内馅鲜美。再浇上麻油、酱油,撒上葱花、姜末等,更是美味无穷。有些东游人还会淋上自家酿制的红酒。

饮食承载着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建瓯这座城市的风土与文化。芋饺以东游的为正宗,不仅可以炒制,还可以做成汤品,素荤相兼,滑而不腻,清香可口,是到建瓯时绝对不能错过的一道名小吃。

(林艺婷 文/摄)

作者:
2024-09-25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3181.html 1 不吃芋饺枉到建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