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乌君山,是一座沾满仙气的山,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这里的每个景点都被赋予浓厚的神话色彩,两座酷似猴子的山峰,一大一小,连绵起伏,据说是成精的公猴和母猴化身,因此当地人都叫它猴子山。
乌君山不仅有绝美的风景,还有野生红菇、桐木香榧、金线莲等珍贵物产,最有名的当属老君眉了。《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记载了贾母对老君眉的偏爱。陆羽《茶经》记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山高壁仞、云雾缭绕、腐石砾土的独特生态环境成就了老君眉,使之成为清代闻名天下的贡茶,并载入名著,流芳至今。清代历史学家、光泽本土诗人高澍然曾题壁石刻:“石骨扶天,云根蟠地,吉此佳山,闭千百世”。
置身乌君山峰顶,俯瞰山下,县城尽收眼底。远处的高楼大厦若隐若现,西溪北溪似两条蜿蜒的玉带,缠缠绕绕,偌大的城区裹身其中,映着夕阳,房屋、田野、山川、河流仿佛披上一层金光。
绿色是光泽最美的底色。这个号称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大门”的闽北小城,有着28万亩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每一滴涓涓细泉,每一缕清新气息,浸润着山里人满满的香甜与幸福。这里有弯弯绕绕的大小河流300多条,汇聚成闽江富屯溪的生命源头。
在号称“八闽第一关”的杉关古城上,层层叠叠的杉岭,绿意葱茏,生长着盎然的生命与希望。在“干坑1662”城市展厅,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正山小种红茶、笋干、红菇、香稻米……林林总总的土特产,散发出清新的自然乡野气息,这是故乡土地绿色的回馈。
光泽,也是一块写满红色基因的土地。一山一水、一枝一叶,无不浸染着红色的光芒。
在小城居住已有二十多年,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去看看跃进桥头的那棵古香樟,就像去看望一位深交的老友。这一棵颇有来历的古树,树龄五百多年,像一簇绿色的云朵,遮阴蔽日,洋洋洒洒。据史料记载,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期间,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亲自指挥过解放光泽的战斗,并全歼国民党杨再录团。周恩来途经光泽时,曾在这棵香樟树下驻足歇息。
1962年,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时,周恩来仍然亲切地问起桥头的那棵古香樟。如今,这段故事被写入地方党史,乡亲们把这棵树亲切地叫作“周公樟”,并列入国家一级古树名木保护目录。当年的香樟树依然挺立,枝繁叶茂,红军渡河的浮桥早已改造为水泥大桥,一条宽阔的江滨大道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革命者与树的故事一代代流传。
香樟树伴随悠悠岁月,长成如此气势恢宏的模样。岁月的风霜在盘根结枝的树上写下大大小小的故事,多少生命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只有它默默地陪伴着这个山区小城,数百年岿然屹立,苍翠依旧。
漫步在桔子洲大桥上,河风习习,一股清新的空气夹杂着草香味扑面而来。夕阳洒下最后一抹霞光,大桥、广场、酒楼、行人、车辆,甚至连河边的青草都染上一层闪闪的金光。一群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正在河边欢快地戏水,嬉戏声、打闹声回荡在河面上,绘成一道愉悦的夏日图景。
这是一座有温度、有感觉的幸福小城。站在远处眺望,双溪汇流之处,高高矗立的桔子洲大桥,像一张蓄力待发的帆,正踌躇满志地驶向山外的远方。
今天,这座山区小城正以绿色、生态、秀美的身姿迎接八方来客。作为“中国生态食品名城”、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县,这里不仅有纯净矿泉水、天然蜂蜜、鲜嫩竹笋,还有成长于青山绿水间的圣农白羽肉鸡。
光泽,一座满目苍翠呼吸纯净的小城,一座写满红色故事的小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桥一树、一枝一叶,无不流淌着生生不息的绿意和生命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