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不仅孕育了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滋养出独特的美食文化。武夷稻花鱼是武夷山的一道名菜,以武夷山吴屯乡最为出名。相传,在北宋时期,这里的人们就开始养殖稻花鱼,它可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地方美食。不过稻花鱼可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眼下正是品尝的最佳时节。
稻花鱼其实就是肉多刺少的小鲤鱼,它不是在池塘养殖,而是生长在稻田里,食水稻落花而得名。清澈的水源潺潺流淌,滋润着肥沃的稻田,为鲤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鲤鱼在稻田间自由穿梭,以飘落的稻花和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这种天然的养殖方式,使得稻花鱼肉质肥厚鲜嫩,无腥腻味。
厨师彭祖青是武夷山市吴屯乡人,在他的记忆深处,儿时的日子虽物资匮乏,却有着美好难忘的田间野趣。春季插秧时,农民将鱼苗投入田中。等到秋季稻花落尽,长辈们就会带他上稻田里捉鱼,再将稻花鱼变作一道餐桌上的美味。对于彭祖青来说,那便是大自然难得的馈赠,也成了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珍贵记忆。
如今,彭祖青凭借着对美食的热爱与执着,将儿时的味道重新还原。他在烹饪稻花鱼时,精心挑选当季食材,把青豆的脆爽、芋子的软糯以及豆腐的嫩滑与稻花鱼巧妙融合,尽显农家风味。
先将芋子刨皮洗净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香叶、姜片和适量的盐煮至七八分熟待用。再将稻花鱼的内脏处理干净,无需剔除鳞片,用盐和料酒腌制片刻,沥干水分。起锅烧油,先放入姜片和葱段煸炒出香味,再把稻花鱼轻轻放入锅中,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后,加入适量水、盐、生抽、料酒煮至沸腾。此时,在装有芋子的砂锅里放入青豆和豆腐,将煎好的鱼倒入砂锅中,再把红椒和蒜加入少许的盐捣碎,洒在稻花鱼上,开文火慢慢地煨上一会儿,让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当稻花鱼的鲜美渐渐融入豆腐之中,汤汁也变得更加浓郁醇厚。
出锅时,稻花鱼鱼鳞酥脆,肉质鲜嫩紧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彭祖青的用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客们的味蕾,更是希望通过这一道道精心烹制的地方美食,让更多的食客品尝到他记忆深处儿时的味道,感受武夷山这片土地的质朴与温情。
(黄靓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