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质朴清雅自古便深入人心。提到竹,人们自然会想到苏东坡,他对竹子的喜爱早已成了千年传颂的佳话。若他身处今日,或许会为“竹家居”的风行而欣然一笑。聆听琴音,感受高山流水,则为“知音”。与竹同居,品味雅趣,可谓与东坡同为“知居”。现在,不少“知居”正将竹材料带进我们的生活里。
竹家居颇受欢迎
武夷山市民游小勇痴迷收藏老茶器,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他也是东坡的“知居”。众多茶器当中,自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的竹制老茶器,他经手过许多,连他自己都数不清具体数量。走进他的茶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茶罐、茶则、壶承,大小不一、款式各异。竹茶罐经历几十年岁月,仍然可见细细的竹纹,仿佛还带着茶叶的清香。
“竹有虚心是我师。”游小勇时常赞叹竹子的品格。竹制茶器那种清新质朴、返璞归真的气息,深深吸引了他。每每有客人来茶行,他便会挑出几件心爱的老茶器,与他们共同品茗交流,讲述这些茶器的故事。常来茶行的朋友们也深受感染,对竹制老茶器的喜爱不亚于游小勇。其中有些老竹编,它们曾是武夷山茶农在采茶时的工具。如今虽然已被淘汰,但竹编之上茶农劳作的印记和时间赋予的光泽,让不少客人怀旧之余,也会买回几件老茶器,作为茶室的点缀。
竹子作为闽北常见的一种植物,早已融入市民生活。武夷山崇溪漫步道旁的茶馆营业员江女士便有此体会。她向笔者介绍,前段时间的夜晚时分,茶馆就格外热闹,进店的市民、游客数量相比白天有十几倍的增长。夜幕降临,人们三三两两走过溪畔竹林,步入茶馆,享受一杯清茶。
为了契合溪畔竹林与漫步道边竹制建筑的氛围,茶馆老板特地从本地搜寻了不少竹制工艺品,布置在店内,供客人赏玩和选购。江女士观察到,许多客人品茶闲谈间歇就会对这些竹制品产生好奇,询问它们的用途,或是拍照留念,发布朋友圈,或是直接购买,带回家中点缀茶室。
面向邵武市黄峭广场,“混凝土森林”里,一栋建筑十分特殊,其外部由竹材料搭建,这便是“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竹立方对市民完全开放,该馆运营总经理黄志勇告诉笔者,“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从去年4月开馆起,一年时间内,已经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单位500批次。在“武夷竹立方”内,竹家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传统想象。该馆内设有全竹家居生活馆,这里展示了各种以竹为材的现代家居用品,从竹桌椅、竹手提包到竹防盗门,一应俱全。竹立方还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家竹制品企业,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一站式竹家居平台。在这里,消费者不仅能选购心仪的竹制家居产品,还能观摩竹材在现代工艺中的独特应用。自竹立方开馆以来,非政务类接待的来访者已超2万人次。竹材产品的自然之美和简约之雅逐渐被更多“知居”者接受,竹家居正以自然环保的姿态重新进入现代家庭中。
竹科技环保美观
走入“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二楼展厅,显眼处便是一辆别致的“碳纤维”自行车。这辆车的车架由竹材制成,并采用了热弯技术,竹材在经过热加工后形成车架部件,再由榫卯工艺拼合而成,整体造型坚固而别致。生态科创馆工作人员廖雯婧介绍,竹材料的特质让车身既具韧性又具环保意义。这款自行车不仅被放置在此展示竹材加工技术,更计划在不久后投入武夷山国家公园,让游客骑着竹制自行车在青山翠竹间穿行,亲身体验“骑竹行游”的独特感受。
展厅里还展出了几款竹制的防盗门。这些竹门表面均保持了竹材的天然纹理,呈现出大自然的气息,但内层却填充了不锈钢芯材,既美观又坚固。“这款门经过防火测试,可以在火焰中坚持六小时以上,安全性完全有保障。”竹立方工作人员廖雯婧一边解锁拉开防盗门,一边介绍。这样的竹防盗门不仅展示了传统材料的创新应用,也为家庭安全提供了全新选择。
竹材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探索也令人耳目一新。在展厅的过道旁,一组钠离子电池引起了参观市民的注意。廖雯婧为市民介绍,这种电池的负极材料为硬碳,是采用预处理和模板碳化方法,从竹片废料中提取,再经过高温碳化制成。废弃的“下脚料”被制成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提升了竹材的利用率,还拓宽了绿色能源材料的应用,真正实现了“竹材无废”。
竹立方的多功能会议空间展示着竹科技。该会议空间的背景墙由竹板拼接而成,背面运用了雕刻和减材工艺,使得原本不透光的竹板呈现出清晰的透光效果。在背面铺设的光线使得墙面呈现出竹影婆娑的视觉效果。而竹材的吸音的声学特性也得到了应用,前面挂着的竹材料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作为吸音材料,有效减弱回音。廖雯婧提到,这种透光竹墙和吸音的工艺技术已经获得了专利。这个空间也常被租借,为市民和其他社会团体提供研学与会务的使用场地。
竹品牌逐渐打响
早在“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开馆以前,2021年9月,作为区域公共品牌的“武夷竹立方”就已经呱呱坠地。随着竹家居品类的增多与竹科技的不断迭代发展,品牌建设也成为了竹产业的重要战略之一。
政府的支持为品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邵武市政府秉承“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理念,通过产业基金等措施助推竹产业发展,带动了头部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同步成长。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为竹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确保竹制品企业能够更好地走向市场。在南平市的竹产业战略中,邵武市成为了区域发展的重点之一。邵武市政府还积极引入竹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以“武夷竹立方”为核心的竹产业集群。
在竹家居和竹科技的快速发展中,作为区域公共品牌的“武夷竹立方”自2021年创立以来,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协同,逐步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竹产业品牌。在“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的品牌建设中,涵盖了展示、设计、生产、定制等多重功能模块。黄志勇介绍,竹立方开馆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300多家竹制品企业,5000多种产品进入馆内展示销售,形成了一个覆盖全面、资源丰富的竹产业集群。在这个平台上,品牌建设的目标不仅是销售产品,更是让消费者体验竹文化、了解竹科技,从而建立深厚的品牌认同。
品牌建设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武夷竹立方积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通过直播、电商平台、线下展会等方式推广竹制品。竹立方承办了第四届“张三丰杯”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引起了全国竹产业界的关注,为竹品牌赢得了知名度。
而在竹立方展厅一楼,有一间特殊的直播间。去年下半年,“竹立方”生态科创馆与邵武市影动未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引进AIGC虚拟数字人项目,通过虚拟数字人直播,新颖形式向全国推广竹制品,为品牌注入科技感与现代感。在这些多样化的营销举措下,竹立方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今年5月,在浙江德清举办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中,“武夷竹立方”首次参与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评审,“武夷竹立方”在产业集聚区区域品牌板块获评品牌价值202.37亿元。目前已经有10余家企业合作的大学及科研院校,进驻了“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众多重点企业等待授权使用“武夷竹立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