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是“中国白茶之乡”“因茶得名第一县”“世界白茶核心产区”,今已有1000多年种茶、产茶历史。政和县地处福建北部、建溪上游。在北宋咸平三年(1000)立县之前,其半数以上疆域为建州所辖。自五代至宋、明时期,政和大部分茶区包含在皇家北苑御茶园范围之内,故政和茶叶之历史与建溪茶叶之历史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政和茶事兴盛自宋代开始,宋元时期政和已经成为“北苑贡茶”主产地。据明嘉靖《建宁府志》卷20记载,时北苑“设官焙三十有二,小焙十余,又有内园三十六所,以供玉食。外园三十八所,以备赐予”。在这众多的官、民焙中,有不少就在政和县境内。宋代之贡茶除了极品供皇帝玉食外,还要赏赐皇亲、大臣,因此所需之量很大,光靠官焙远远不够,于是在北苑周边经严格遴选确立部分民焙,按贡茶要求生产,其茶品通过“斗茶”或行家评定,拼入官焙之茶入贡。
谈及北苑贡茶还与政和宋氏祖上的宋十七公炂、宋十八公灼有关。宋氏古谱《杂事记》中记载:“显德己未(959),十七公炂入留源(今镇前境内存遗址),太祖建隆壬戌(962)十八公灼,龙焙贡茶进建州,后进御,十七公炂后以贡茶积富矣”。以上资料记载,宋氏祖上十八公在宋初建隆年间已制作 “龙焙贡茶”进御,十七公后裔还以制贡茶积富。可见政和生产贡茶时间之久远。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关隶县向宋徽宗皇帝进贡白茶,宋徽宗品尝后龙颜大悦,将年号“政和”赐作县名,沿用至今,是全国因茶得名第一县。“宣和殿里春风暖,喜动天颜是玉腴。”政和白茶的高贵品相来自皇家的赞誉。
明朝,“政和白茶”已具相当规模;到了清朝进入鼎盛。近代,“政和白茶”更是大量销往东南亚、欧洲等地。清朝民谚有云:“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牡丹与银针”,体现了当时白茶的价值就远远超过了金钱所能衡量的范围。
清朝初期,政和所产之茶叶已融入著名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国际贸易商道,它肇始于乾隆初,时有山西茶商到武夷山茶市收购茶叶,经闽赣古道沿信江入鄱阳湖转汉口集散,然后或由汉水北上河南、河北、内蒙古,进俄罗斯,甚或到欧洲;或从汉口经长江而下至上海,转运天津,由陆路进西伯利亚。
清后叶,政和茶叶除运到武夷山经万里茶道运销之外,另外还有水、陆两道出境。水路以载重1吨之木船为主,补之载重600公斤之竹筏,经七星溪、东溪、建溪至延平,再改装大船至福州,或转口厦门,再转香港出口。
1926年,政和县白茶复起,年销量达50多吨,当时政和白茶主产地铁山、东峰等地几乎家家户户产制白茶,号称政和茶叶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政和白牡丹便极具盛名,后又传入闽东。
抗战时期政和白茶一度沉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张天福、陈椽、李润梅等老一辈茶人的努力下,白茶传统制作工艺得以恢复。张天福最早与政和茶叶结缘是在1940年,他筹建“福建示范茶厂”,并下设政和制茶所,由当今全国著名的茶叶专家陈椽任政和制茶所主任。后因战事,政和制茶所一度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天福指派李润梅到政和筹建政和茶厂。
1958年7月,政和县人民委员会茶业科正式成立,成为县人民委员会所属的主抓全县茶叶生产的政府机构,从此政和茶叶生产有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下半年,在大规模山地开发和搞“万宝山”运动中,创建国营稻香茶场,这是政和县首个以茶叶生产为主的国营茶场,在此后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中,稻香茶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茶叶栽培技术推广和茶叶品种引进方面,发挥示范性作用。
2003年4月,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品尝政和白茶白牡丹时,对其优异的品质大加赞赏,挥毫写下“政和白牡丹名茶形、色、香、味独珍”。
2008年,政和县就牵头制订了政和白茶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国家标准是白茶标准中较早制订实施的标准文本,而且是白茶标准中内容最为丰富完整的标准文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次到政和,对政和茶产业尤为关心。“时代楷模”廖俊波在政和任县委书记期间也对茶产业发展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他提出“政和的出路在于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政和茶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做生态、健康好茶,把政和白茶真正发展成当地的绿色、生态、富民产业”。
2017年,白茶制作技艺(政和)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9年政和白茶品牌价值达46.17亿元,位列中国农业区域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4位。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全国绿色农业十大领军地标品牌”荣誉称号。随着中国白茶城、中国白茶历史博物馆等项目投入使用,交通设施的完善,政和白茶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部政和史,千年白茶魂。白茶与政和有着千年的渊源,茶叶与政和人民同在一片土壤上,生生不息。
(文图来源:“政和白茶”微信公众号)
图片说明:
①1954年建的政和茶叶加工厂
②每年春雨后,采茶人开始摘白仔
③清朝时期白茶装箱运往国外
④政和龙焙贡茶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