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如何尝到飘散着春日气息的美味食物?不妨学着做这道别致的点心——红糖脆皮清明粿。这道以清明菜为原料的点心,有着厨师的巧思,让原本只属于春天的清明粿,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给我们带来清新与温暖的味道。
“制作清明粿的关键在于清明菜。”建瓯的一位厨娘叶碧芳介绍,这种常见于清明节前后田间的野菜,又称鼠曲草。它也是邵武非遗美食包糍的食材之一。每年清明节前后,不少闽北人会到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鼠曲草。而鼠曲草是时令野菜,如何延续它的清香?叶碧芳会精心挑拣采摘后的鼠曲草,先清洗去泥土,择除黄叶与杂草,再用苏打水焯烫处理后冷冻保存。“经过处理的鼠曲草,不仅保留了它的营养和清香,还能随时取用。即使是冬天,也能吃上属于清明的味道。”叶碧芳解释。
制作清明粿的第一步是将焯水后的鼠曲草捣成泥。“细腻的草泥是清明粿的‘灵魂’,机器打搅的没有石臼打得细。”叶碧芳一边示范,一边解释。接着,她将草泥、糯米粉和适量食用油混合揉成面团。1.5千克的鼠曲草泥混合0.5千克的糯米粉,成团后分别捏成小块并压扁,几十个清明粿便初具雏形。上锅蒸熟后,清明粿便制作完毕。
叶碧芳还创新了制作方法,她在蒸熟的清明粿表面裹上一层面包糠,放入热油中炸至表面金黄酥脆。如此一来,清明粿的口感变得外酥里糯。炸好的清明粿摆盘后,再搭配一小碟浓稠的红糖浆,这是叶碧芳创新这道传统美食的又一亮点。咬上一口蘸着糖浆的脆皮清明粿,清香与甘甜交织融合,别有一番风味。(林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