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4日
第B25版:

织密“畅安和美”交通网 铺就千家万户“幸福路”

着力强韧性,

加快完善路网体系

2024年11月28日,随着一道道光亮透进国道205线南平市延平区九峰隧道,全长1411米的左洞实现贯通,这也标志着九峰隧道实现双洞全面贯通。

九峰隧道作为延平城区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北接闽江大桥,南连316国道,建成后将极大缩短城区工业路到316国道的通行时间,为延平城区过境货运交通开辟新的线路走廊,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目前,九峰隧道项目部正充分利用当前施工的黄金时间,加快建设进度,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

2024年,我市不断优化路网结构,持续加快道路新建、扩建和提级改造——“两通”项目序时推进,21个首批国债项目全面开工,国道316线光泽县华桥乡至江西省资溪县等7处154公里省际通道主体全面完工,国道237线武夷山市桐源至七马槽段公路工程等12个省市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国道237线建瓯柳坑至北津段、国道316线邵武大竹谢墩至城郊莆明段项目开工建设;开通武夷山、大埠岗、外石、丰乐等高速服务区简易出入口,洋墩互通、埔上互通、洞宫山互通及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序时推进;曲港大桥建成通车。

同时,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强化项目储备接续,研究谋划超长期增发国债储备项目12个,完成国道322线武夷山兴田黄土至澄前段等11个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项目库国道项目前期工作。

2024年1-11月,我市交通运输领域完成投资88.55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进度全省第一、增速全省第三。

着力扩内需,

深化交旅融合发展

2024年冬至时节,国道322线江坊至星村段和县道835线武夷山高星公路两旁的水杉将公路装点一新,笔直的公路、橙红的水杉与往来的车辆一同构成一幅“冬日限定”画卷,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一年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立足南平自然生态优势,聚焦畅通“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多维完善“交旅融合”体系。一方面,持续完善环带“一环多支”路网,完成邵武市水北际头至肖家坊将石路面提升改造、建阳区麻沙镇永兴村至江坊村改造工程一期、建阳区黄坑镇至际下(邵武界)公路改造工程、国道237线武夷山市桐源至七马槽段公路工程等4个项目,加快国道322线武夷山上梅至浦城石陂段公路项目前期建设,实施环带沿线花化彩化。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旅游公路相关配套设施,统一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旅游标志、标线、指引等,优化重点景区旅游接驳,在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核心区新设2条运营路线、1条免费旅游公交专线,在崇阳溪漫游道开通旅游专线、新增7个停靠点,“双道”形成了“定线旅游专线+公交+有轨电车+网约出租”的“四网融合”。

除此之外,市交通运输局还积极与民航局及山航、川航、厦航等航空公司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不断织密航线网络,新增、复航、加密武夷山至北京、济南、青岛、广州、深圳等航线5条,并通过航空通道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开发“航空+文旅、康养、会展、农旅”等多元化产品矩阵,推动航空业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先后与山东等地在疗休养示范团互送、客源互送中转、产品共推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互送示范航班4批;与厦航、山航合作,谋划打造“首尔?青岛?武夷山”等联程航线,推动武夷山机场通过中转等渠道引入韩国等境外客流,邀请韩国旅游业界来南平考察踩线,推动南平本地旅游商与韩国旅游商、青岛旅行社等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

2024年,全市共起降航班808架次、运输旅客25.71万人次,分别比增36.15%、51.12%,带动旅游消费约8.16亿元。

着力优结构,

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2024年以来,我市以政策为引领,持续赋能物流产业发展,出台《南平市进一步促进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及其实施细则,围绕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产业创新融合、运输结构调整及快递物流发展等11个方面制定奖补措施,设立2200万元专项资金,对各地规划建设电商快递物流园、区域型快递分拨中心、多式联运产业基地、村级客货邮运营网点等进行奖补,有效推动一批物流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

建发云智慧中央仓、光泽县生态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闽北建材交易物流中心(顺昌国际商贸城)等3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瓯市房道万木林竹木产业项目园、邵武市公铁联运物流园等16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7.8亿元;

好运联联东南区域总部、光泽县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续建政和县城东冷链仓储交易中心等12个项目;

武夷山城北综合物流基地、顺昌县幸福来电商产业园、武夷新区物流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还通过“免申即享”发放物流企业升规入统奖补资金76万元。2024年,我市新增10家国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14家国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通过复评,全市A级物流企业数量提升至全省第五。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超110亿元。

除此之外,我市积极落实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光泽至江西资溪跨省高速互免通行费,新增延平、浦城等县(市、区)的指定区间免费通行;提高闽江航运航企航线补助标准;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营运车辆、船舶的报废,推动新能源运输装备、清洁能源船舶的更新购置,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约5978万元,更换动力电池城市公交车68辆、购置货车250辆。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我市积极推动物流市场孵化,推广发展“公转铁”“公转水”等多式联运,培育福建鲲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建瓯-厦门”“建瓯-江阴”货运专列,累计发行40列货运班列,发行977个外贸集装箱,运输货值约3.9亿元;推行建瓯至厦门货运专列小列发班,相较公路运输成本降低比例约25%;依托南平港,实施江海联运项目,推动货物运输“散改集”“路转水”,南平港洋坑码头全年集装箱班轮航行500航次,运载集装箱1.2万标箱,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幅位列全省首位。

与此同时,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持续深化“山海协作”,与福州交通运输部门在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冷链物流、区域交通管理等领域达成合作,深化南平港与福州马尾、江阴等港口的协同发展,推动闽江航运发展纳入福建“丝路海运”发展专项支持范畴,开通“南竹北运”“北粮南运”等航运线路。

2024年,我市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分别比增9%、195%。

着力为民生,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继续在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提升等方面下功夫,2024年1月-12月完成农村路网改造319.49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24座,实施农村公路安防260公里,新增通硬化路20户及以上自然村97个,建设美丽农村路140公里、修复路面13万平方米,完成道路安全隐患整治22处。提前超额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危桥改造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同时,积极推动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改革,全面完成境内县道委托公路部门管养交接,提升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水平。

逐渐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为打通乡镇运输“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我市继续深化“客货邮”融合发展,以“客货邮”融合全覆盖为抓手,完善城乡物流体系,累计建设投用112个乡镇融合站、1333个村级末端服务点,开通融合线路106条,实现1636个行政村“客货邮”服务100%覆盖,在全省率先打造“客货邮”智慧驿站,并推行客运驾驶员、乡村邮递员、道路专管员“三员合一”运营方式。

在城乡客运服务方面,我市以邵武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通免费农村客运班线;开通68条小微公交定制专线;全市25个建制村通客车班次加密,建瓯完成2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改造,29个建制村通车方式提升为公交化运营班车。同时,积极探索城乡道路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开通崇仁古街夜游、武夷山至古汉城遗址等旅游专线,发展城乡旅游经济。

此外,我市聚焦服务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创新渡运管理服务新模式,试点打造“福建福渡”,加装视频监控、“云广播”、北斗船载系统,实现了22道渡口看得见、听得到、管得细;提升改造渡口码头及候船亭,改善基础设施,利用邵武市卫闽镇美丽岸线,打造南平第一条交旅融合渡运航线;武夷山市城村渡口依托闽越文化,积极打造“文化示范渡”;渡船电动化发展加快推进,更新老旧船舶5艘,投用全省首艘内河纯电动农村义渡船舶;提高每客位最高风险保障金额,新增意外医疗补助,为全市客渡船提供水路客运承运人责任险风险保障近4亿元。水上“民生出行路”正被打造成为“民生安全路”“民生幸福路”“民生致富路”“民生绿色路”。

过去的一年,我市在交通领域“收获满满”——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先后入选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2024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2024年度公路安全精品路建设项目;国道528线等5条国道省际路段绿色养护工程入选2024年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为交通运输部开展现代养护工程试点以来福建省普通公路养护领域首次入选;服务闽江航运发展经验做法入选2024年全省首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5家水上救援社会团体入选交通运输部2023年度贡献突出社会搜救力量名单;科技治超、客货邮融合、交旅融合、物流行业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新的一年,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坚持改革开放增动能、城乡统筹强协调、绿色发展护生态、办好实事惠民生、系统治理防风险,聚焦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内河港口、航空市场、物流降本增效、扩大内需、区域协作、对外开放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交旅融合、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奋发作为、敢于争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平实践贡献交通力量。 (严岚)

图片说明:

谁言冬季无斑斓,层林尽染映红杉。近日,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的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一段公路迎来一年中最美时节,公路两边水杉披上绚丽“红装”,在暖阳映照下,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美不胜收。

(黄杰敏 何丹烨 摄)

我市推行建瓯至厦门货运专列小列发班,相较公路运输成本降低比例约25%。

2024年,我市继续深化“客货邮”融合发展,以“客货邮”融合全覆盖为抓手,完善城乡物流体系,累计建设投用112个乡镇融合站、1333个村级末端服务点,开通融合线路106条,实现1636个行政村“客货邮”服务100%覆盖,在全省率先打造“客货邮”智慧驿站,并推行客运驾驶员、乡村邮递员、道路专管员“三员合一”运营方式。

这是建阳区书坊乡通村公路。 近年来,我市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原则,全力构筑以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四好农村路”,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得以实现。 (吴大灼 江苏闽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南平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作者:
2025-01-04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7472.html 1 织密“畅安和美”交通网 铺就千家万户“幸福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