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平公共服务再升级——公共就业服务“三大平台”持续完善,“4+N”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优化提升,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儿童关爱“点亮计划”深化拓展,3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10个乡镇“幸福里”社区建设完成……
“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大家关心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在南平都有了新的实践。”市政协委员、建瓯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佳感慨,“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百姓的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在稳就业方面,南平打造了零工市场、企业用工快招共享、大学生全链条就业信息“三大平台”和政务直播带岗基地——“就业南平 才聚武夷”直播基地,成效显著。“全市就业形势虽然持续回暖,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陈佳建议,要稳就业与增就业两手抓,全力支持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通过“产业链”联动“就业链”,同时,开展吸纳就业十大民营企业评选活动,突出典型示范引领,鼓励和推动民营企业进一步发挥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不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2023年起,全市针对“空心村”、边远村的孤寡、独居、留守老年人生活就医不便等情况,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老年人易接受、可承受、可持续的“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乡镇‘幸福里’社区自助互助养老新模式。”陈佳表示,可以从“党建+农村养老服务”着手,依托村级党组织监督管理“幸福里”社区,落实政府投放农村基层的养老服务资源,也可以进行“公建民营”探索,引进专业团队进行运营管理,通过专业化服务,破解农村养老困局。
“‘4+N’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团队的组建,让医疗资源下沉、医疗供给优化,‘病有所医’具象化了。”对当前全市开展的居家医养结合工作探索,陈佳希望团队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更加精准,比如建立网格健康微信群,收集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通过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与当地的药店、健身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等合作,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优惠套餐;鼓励、发动更多受过医疗专业服务培训的志愿者,协助开展健康宣传、陪伴就医等服务,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