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第6版:

“胃,你好吗?”

细数伤胃的不良习惯

肖炉芳向患者讲解胃黏膜损伤的病因

吃香的、喝辣的……如果人体器官能说话,或许大家会一致表示最羡慕胃能尽享天下美食。但实际上,胃的“生活”并不清闲,它要一手持“矛”、一手执“盾”,既要分泌大量的胃酸消化食物、杀灭有害物质,还得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抵御胃酸的强烈刺激。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或饮食习惯容易伤胃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某医院副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肖炉芳。

暴饮暴食,胃酸倒流引“烧心”

聚会时面对满桌美食,毫无节制地大吃大喝;情绪低落、焦虑,通过大量进食来排解坏情绪……短时间内摄入远超身体正常需求的食物量,这样的行为就属于暴饮暴食。胃是可伸缩的“容器”,大量进食会使胃部肌肉纤维过度拉扯,蠕动功能受影响。

“暴饮暴食时,胃急需调动更多的胃酸和消化酶来处理大量的食物。胃酸分泌过多可能导致胃液逆流,引发‘烧心感’,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症状。”肖炉芳在多年的消化内科临床工作中发现,少数患者因胃壁过度撑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局部出血、坏死和胃穿孔。饮食无节制,不仅会对胃有损伤,还会对胰腺、肝脏、心脏和人体代谢功能产生影响。

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胃部疾病的发生。肖炉芳建议,饭前不宜大量饮水,避免稀释胃液。吃饭时注意控制每一餐的摄入量,八分饱即可。胃黏膜修复周期大约在7至10天,偶尔放纵享受大餐后,至少需要留出一周时间,让胃充分休息。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帮助减轻胃部负担,促进消化吸收。

饮食不规律,胃肠功能易紊乱

许多年轻人生活节奏快,饮食毫无规律,或是贪睡错过早餐,或加班至深夜才匆忙进食。这样的一日三餐看似完整,实际对胃部乃至全身健康影响较大。肖炉芳介绍,无论是否进食,胃依然会持续分泌胃酸。三餐不规律,胃酸没有等来食物中和、胆汁没有被利用,就会侵蚀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导致胃黏膜损伤。因此,规律饮食不仅可以保护胃黏膜,还能减少胆汁反流、胆囊炎和胆石症等问题的发生。

作为一天的能量“启动键”,早餐尤其重要。不吃早餐不仅会打乱血糖水平,导致上午精力不佳,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对于习惯吃宵夜的人群,宵夜后马上入睡的危害也不小。进食后,肠胃需消化食物,此时入睡会让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能力变弱。胃酸分泌增加会对胃黏膜造成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烧心、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肠胃在本该休息时持续工作,还会打乱生物钟,长期如此,将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为了追求所谓的“好身材”,一些人选择极端节食,这同样不可取。如果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胃黏膜同样会受胃酸刺激,损伤胃肠功能。身体营养摄入不足,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甚至影响内分泌,导致月经不调、情绪波动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刺激性食物易伤胃

一些食客长期无辣不欢,感到了胃痛、胃胀后前往医院检查,常常发现胃黏膜出现炎症。这是因为辛辣食物含辣椒素,会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过度分泌,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问题。“茶和咖啡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是茶里含有茶碱,咖啡中有咖啡因,都会损伤胃黏膜,不宜空腹饮用或大量饮用。”肖炉芳提醒,酒精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腌制、熏制、过咸、霉变的食物同样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冬季饮食,我们总会把“趁热吃”挂在嘴边。殊不知,这也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快速食用温度过高的食物,过热的食物经口腔、食道到达胃部,一路都在给消化道黏膜带来损伤。由于消化道黏膜对温度的敏感性并不如皮肤,即使受损、出现微小病变,也难以察觉,“烫饮烫食”的行为持续久了,会引发食道炎、胃炎,甚至是胃癌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大量进食冰镇饮品同样伤胃,低温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降低胃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引发胃痛、腹泻。

坏情绪影响消化系统

人们常说胃病也是情绪病,工作压力、情绪波动、长期熬夜、睡眠不佳等都可能诱发胃病。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不少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当情绪波动剧烈,如长期焦虑、紧张、抑郁时,神经系统会受影响,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比如,紧张时,胃部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失调,胃酸可能过多分泌,侵蚀胃黏膜。长期熬夜或睡眠不好,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胃肠道自然节律,削弱胃黏膜的保护屏障。此外,过度劳累也会使胃肠供血不足、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黏膜损伤。

临床中,部分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方式不仅有胃部治疗,还包括了心理干预,甚至使用抗抑郁药物。正所谓“心宽体胖”,保持乐观的心态,是对胃最好的保养。

“我们常说,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养的就是胃黏膜。”肖炉芳认为,治疗因情绪问题引发的胃病,需双管齐下。一方面,针对胃部症状进行常规治疗,如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另一方面,患者需注重情绪调节,如多走到阳光下,参加户外运动,促进机体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改善心情,缓解压力;或是与家人朋友分享心声,获得情感支持,在增进关系的同时,也能舒缓心情。学会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胃也能有所“感知”,慢慢恢复健康活力。

相关链接

肖炉芳发现,部分患者自觉胃部不适就自己滥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奥美拉唑等。实际上,在不明原因时随意用药,有时会适得其反。这些药物可能影响激素分泌,使胃酸减少,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导致萎缩性胃炎发生。因此,服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通过饮食来养胃呢?肖炉芳告诉记者,一份好的早餐是一天健康的开始,优质的早餐由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构成,可按“份量小、品种多”的原则配菜。中晚餐可以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如禽类、鱼虾等海产品、豆制品、蛋等。如果消化功能不太好,可以补充蛋白粉、卵磷脂粉,天然的复合维生素B,钙、镁等,它们都对促进胃酸分泌,修复胃黏膜有一定帮助。小米粥、山药、南瓜、白菜等具有一定的养胃护胃功能,也可适当食用。

作者:□本报记者 黄靓 通讯员 邱爱玲 文/摄
2025-01-08 □本报记者 黄靓 通讯员 邱爱玲 文/摄 细数伤胃的不良习惯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7629.html 1 “胃,你好吗?” /enpproperty-->